首页 > 财经 > 正文

以全面脱贫为契机推进社会公平

虽逢疫情,但中国脱贫攻坚的任务仍在2020年底前如期完成: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扶贫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践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理念的重要举措,全面脱贫虽亦完成,但这一方向的努力仍不能松懈。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按照贫困县退出的相关政策规定,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贫困县退出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相关力量对退出情况进行抽查,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全面脱贫的背后是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一个个系统工程和一场场需要拼搏的硬仗。自2013年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300多万,年均减贫1000万以上,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过去数年的精准扶贫,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在推动社会公平,因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九大报告亦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不得不说的是,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虽然全民生活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贫富分化一定程度上也有扩大的趋势,主要因为此前相对于社会公平来讲,更偏向于注重效率。这从近年高端消费和中低端消费的增长情况可见一斑,如这两年汽车销量整体稳中有降,但豪华车一直逆势增长。

换言之,此前经济发展对效率过于重视,留下了一些民生的短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撰写的题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称,当前,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并且日益多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可以说,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未来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真正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要以全面脱贫为契机,不断深化践行社会公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收入分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都需要“十四五”期间兼顾公平与效率来解决。

此外,贫困地区在物质上全面脱贫后,思想层面还有改观空间。目前在不少农村地区赌博、攀比和酒席文化盛行,需要驻村帮扶干部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革除种种陋习、移风易俗。同时,应完善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惠民工程建设,教育和引导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员,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和思想认识。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全面脱贫只是基础要素,未来仍需在践行社会公平等方面继续致力。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