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万卫星

据@中科院之声 微博消息,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因病于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万卫星还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多次为重大议题发声。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就将正式开幕。

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议发挥地方性法规的作用

例如,据《检察日报》去年7月刊文介绍:2019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其中一项重要修改内容,是将在现行法律中“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的章节,独立成章,并首次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法律。

报道提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面对的情况千差万别,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农村、不同社区各有各的情况,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万卫星委员建议发挥地方性法规的作用,各地方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法规,让执法单位更易于操作。同时,作为全国性的法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应当在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作出具体的规范和指导。

据此,他建议将修订草案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改成“地方人大或人民政府”,在“应当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之前,加一句话“制定相关法规”,以利于充分利用法律和地方法规资源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谈《流浪地球》:影片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科学家实质性作用

另外,去年春节上映的《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片”成为讨论热词。万卫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社会上有一种认识,认为科学家很奇葩。这个我不否认,有一些科学家是很较真儿。较真儿是对的,这代表着科学家精神,但就观影来说,我们看的是科幻片,不是科普片,更不是严谨表达科学成果的论文。所以观影的时候,应该把奇幻性和趣味性放在第一,而不必把严谨放在第一。当然,在追求奇幻的前提下,追求尽可能科学是对的。

万卫星表示:这个片子是上映过了一段时间,网上已经有了一些“剧透”。所以我看完电影后,倒也不觉得在科学严谨方面有大问题。要说艺术工作者拍一部科幻电影,科学家看了认为十分严谨、没毛病,是不可能的。我更佩服的是“幻想”。原著作者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也有特色。

作为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万卫星还指出:就我的观点来说“流浪地球”这个事儿不可能发生。电影的背景是太阳成了红巨星,从天文学角度来看,这至少是40亿年以后的事儿了。而地球从有生命到现在几十亿年,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出现才百万年,人类文明进化到现在,只有不到一万年。这样来看,要等到四五十亿年后,人类早已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任何事物都是有生有灭,四五十亿年以后,人类这个物种是否还存在,或者进化成更高级的物种,都是有可能的。

万卫星指出:还有几个细节,比如影片里提到的等离子光体柱,用火石推动地球。事实上,仅仅靠等离子光体柱是不可能达到的。另外一个,提到木星的氢气和地球的氧气接触后燃烧,把地球推离开。但事实上,这两种气体产生的是化学能,相比原子能,化学能是释放能量效率最低的。当然,如果人类能延续到四五十亿年后,我相信会有比原子能还要更强的能量会被人类利用。化学能是分子能量的释放,原子能是原子核内部能量的释放。四五十亿年以后,一定会开发出比核能更高级的能量。如果艺术家想象力更丰富一些,把这个再幻想一下会更有趣。

万卫星认为:所以从科学角度来说,虽然我认为这个影片的故事不会发生,但我们没必要追究,也不可能要求艺术家把科学做得这么明白。还有个小问题,科幻离不开科学家,影片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科学家实质性作用。但其实科学家的任何一点想法,专业度都是很高的。科幻片本身应该承担的功能之一,就是向老百姓解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不能凭自己想象认为科学是很简单的。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