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ID:citicpub),作者:阿信,编辑:楚旂,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在“人口第一大国”这个称号上连续蝉联了很久。

但多少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真正全面、精确掌握人口数据的历史,其实只有最近的这67年而已……

从1953年开始,几乎每隔10年,我国都会开展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活动。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如约而至,赚足了话题热度,宣传语简洁霸气、一遍入脑:

图:自己拍的

各种“定制款”附赠小礼品也成为了抢手货,刷翻了朋友圈:

什么时候才能被“点名”,拿到今年最潮的时尚单品,已经成了不少网友最关心的问题。

不过,在焦急等待的间隙,阿信觉得,有几个关于“人口普查”的关键知识点还是得给大家提醒一下。

1.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普查”

其实中国算得上是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

根据《后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200年,大禹就曾“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

之后周朝设“司民”,以“掌登万民之数” 。而大名鼎鼎的秦国宰相商鞅,就下令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记载全国各州、郡的户数和人口,是在公元2年(西汉平帝元始2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有12233062户,59594978人。

但由于当朝的制度问题,存在着庞大的“虚报”问题,所以这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不算准确。

事实上,中国历朝历代的统计口径都不太一样,这就导致了中国古代人口数据的准确性一直存疑。

比如,宋朝政府对户口统计设立了丁籍制度,只统计壮年男子,对老人、小孩和女子都是不统计的,这样的人口普查准确性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明朝,由于元末战乱后,明初人口并没有准确的数字。

朱元璋时期推行户贴制度。政府发放,各户详细填写人丁数目、姓名、年龄、与户主的关系以及产业,然后朝廷派人核实上报。

明太祖朱元璋像

这种人口普查方式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底朝天”的普查方式,甚至比美国(1790年)和英国(1801年)的“国情普查”早400多年。

英国学者卡尔津就曾感叹道:“此为全世界最早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

但到了清朝,人丁编审又出现了变化,所记载的人丁数已经不是实际人数,只是统治者为了收多少税而设计的。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作者葛剑雄认为,随着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摊丁入亩”政策的施行,从乾隆开始,中国人口数字首次突破了1亿,接着突破2亿、3亿,到清朝末年已经超过4亿。

这些人口数据,经传教士之手传递会欧洲之后,再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宣传,于是“中国有全世界最众多的人口”几乎成为了欧洲对中国的固有印象。

但如果以联合国对现代人口普查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第一,用于制定政策,拟订建设计划,行政管理和分配选举名额;

第二,用于广泛的人口研究工作;

第三,用于有关工商业的发展和劳工组织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和现代人口普查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儿。

2. 为啥“人口普查”要叫“Census”?

为了增加辨识度,同时也是重要的“防伪”标识,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中国人口普查-2020形象视觉识别手册》就特意提到:

“中国人口普查-2020”标志,以汉字书法“人”字和国画“中式民居”及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其中两条环绕的彩带源于英文字母“C”,代表“CHINA”和“CENSUS”:

所以,“Census”到底是啥意思?这就不得不说到人口普查的起源了。

对人口进行登记和计算,最先出现于埃及和巴比伦。

比如,约公元前27世纪,埃及为建筑金字塔,就举行过人口统计,借以调查劳力和人民的财富。

到了公元前6世纪,罗马“王政时代”的第六位国王塞维·图里乌创立了“国势调查”(Census)制度,并且明文规定,在其领土内每五年举行一次专门的户口调查。

塞维·图里乌

后来,欧美各国继承了“Census”这个拉丁文名词。

目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由法律规定周期性举行,并具有近代社会科学意义的人口普查,则是由建国初期的美国开创的。

根据1787年宪法,国会参议院每州固定两票,而众议院席位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因此,在联邦的层面精确了解各州人口状况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1790年,第一届美国国会通过了《人口普查法》,将当年8月2日定为“人口普查日”,派出普查员,统计每个家庭里当天居住的全部人口。

自此之后,美国每10年,必须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而2020年,刚好是美国第24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也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具有至今连续人口普查历史最长的国家。

紧随美国之后,英国自1801 年开始也进行人口普查,并且随着19世纪30年代统计运动的兴起,进一步加速了人口普查的发展进程。

诸如结婚、生子、国民读写能力等家庭内部的核心活动都受到了系统性的检视。

英国1851年时的一张人口普查表

例如,马克思在分析英国1862年的人口统计资料时写道:

不管这个官方出版的文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的一行行数字看起来多么枯燥,这些数字,事实上对英国总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比充满了漂亮废话的政治胡说的几部巨著都更为珍贵的材料。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3个因素改变了政府对人口信息的调用方式:通信、福利与全面战争。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促成了欧洲各国全国登记系统的诞生。例如,英国就第一次强制要求英国人在跨出国门时须持有护照。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大规模失业的压力下,欧美各国都制定了详细的人口普查计划,并交给上门访问的调查员进行核验,以便评估具体家庭的资源情况、采取救济措施。

二战之后,随着全民福利体系的建立,全球进入现代人口普查阶段。

全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过人口普查,被普查人数已占世界人口的98%左右。

3. 人口普查与隐私保护的斗争史

对现代国家来说,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所以,人口普查数据的精确度会直接影响每个公民的生活。

例如,在2010年《北京晚报》在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时就提到,由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0至10岁人口普查的漏报率在有些地区甚至一度达到1%至2%。直接导致了2010年左右的这段时期内城市幼儿园数量很紧张。

但问题是,为什么在人口普查中存在漏报和瞒报的情况呢?

其实,在人口普查时所搜集的详细个人信息,往往会引起民众对隐私保护的担忧,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仅是我们国家是这样,在普查传统悠久的欧美国家,情况则更为突出。

1931 年,英国开始对国民经济情况进行调查,要求已用完26周保险救济金的申请者完成一份详细的家庭经济状况问卷。

这一侵犯隐私的做法立马引起了劳工介绍所中的抗议,甚至伴有肢体暴力。工党甚至发起了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运动,反对关于家庭经济的侵入式调查。

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人口普查所引起的隐私保护运动愈演愈烈,1973年,瑞典为了平息国民担忧,直接通过了世界上的第一部国家数据保护法。

其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人口普查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结语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亿人。

一年过去,人口究竟是多了多少?这次的全国人口普查过后,答案就将正式揭晓。

不过阿信还是要提醒,虽然如实上报个人信息是我们的义务,但得认准调查员的标志,另外国家是绝对不会向你索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及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的。

“人口普查不收费”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二名

积极参与人口普查的同时,预防诈骗也很重要。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今天你答“到”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ID:citicpub),作者:阿信,编辑:楚旂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