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李厚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物》公众号最近持续关注着劳动者的艰辛,在年度爆款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之后,他们把笔尖转向“百万富翁”的膀胱,一篇《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广受热议。

随着互联网产业成为中国的代表工业之一,媒体对它的讨论绵绵不绝——好的与不好的,造神与蝼蚁,还有变成奇观的日常。五花八门的文章从旁观者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传奇般的行业。

不过,在一篇篇奇观文章中,大概就是压迫之强,个人之难,时代之惨的不断重复。新视角,新的方法,一丁点的新可能都没有凸显。

在下文开始前,我敢说,外卖送餐员的膀胱,将比这些互联网人才们更加辛苦。

“辛苦”作为一种奇观

《人物》这篇文章是一个以小见大的思路,从拼多多、快手、360、字节跳动、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的办公楼厕所制度,来说明效率对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异化和压迫。文章依然沿着“996”制度的逻辑而来,说明一种“劳动者之苦”。

文章落脚到互联网企业扩张速度对年轻人们的压迫,写道:就在十几天前,刘潇然路过会议室还看到,一群年轻的面孔正等待入职拼多多。门外,2021年的校招海报在走廊里,上面有五个大字:“无拼不青春”。

互联网、效率、员工的辛苦,这实在是个懒惰的逻辑。把对厕所的侵占当作互联网对员工侵占的一种“极端状态”,将如厕的尊严当作一种底线的生存需要和终极尊严看待,当然过于身体主义。企业远可以在更多地方激烈侵占员工的权益,“厕所制度”在这里仅有奇观效果。

这使我怀疑文章的真诚性。它是要分析问题多一点,还是想写出一个困苦奇观,来追求读者对“苦”的共鸣多一点?

在当下,人们对“辛苦”的描述非常敏感,对辛苦的实际原因兴趣索然,但对辛苦中自怨自艾的姿势,兴趣倒是浓厚。

如果“辛苦”真是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快速摒弃辛苦的“奇观”,转向对辛苦细节和具体原因的关切吧。

不同的膀胱,不同的辛苦

工作侵占如厕的权利,是一种极其广泛的现象,我当然一点都不想因为其广泛性而为其开脱。我只是想说明,如果我们真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就不能将如厕权利的侵占过于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统一的“效率侵占生活”。

今年初,我们就遭遇到一种无法自由如厕的辛苦:疫病期间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穿着全副隔绝的防护服,穿脱难度都很大,自然无法自由如厕,只能尽量减少喝水。这就不被看作一种“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袭,而是一种纯技术带来的不便。

与此类似的还有高标准的食品加工企业的工人,他们很多需要穿成人纸尿裤去保证工作时间完全不如厕,为了避免细菌的感染。

而作为频繁地为人服务的行业,医护人员即便在平时当班的时候,也需要尽量减少如厕时间。与此类似的还有银行柜员、饭店高峰时段的服务员等,因为一直有源源不断的需求在列队等待着,且都是较短时间完成,自然也无法自由如厕。

富士康的工人也无法自由如厕,其相关制度甚至比互联网企业还要复杂。他们有如厕需求首先需要向监督员举手,请示通过后领出入证,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如果超出时间,出入证就会失效,导致无法返回,扣除大量工资。

这是由于流水线需要高强度序列操作,一个人如厕离开,就会导致流水线工作中断,无法衔接。因此有人如厕离开,就需要马上有人顶上,代替他的工作,这需要严密的制度保证。

因此,流水线的逻辑导致人们无法自由离开,与服务行业,就有很大的不同。其背后揭示的问题,也大相径庭。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例如建筑工地,塔吊的驾驶员无法自由如厕,大概形同医生的防护服,是如厕的成本太高。

还有另一种,即大型工地的巨大器械操作,如大型的挖掘机,整个工程和工地的效率都由这台器械保障,它的驾驶员一般有严格的如厕要求,因为机器停顿的五分钟,可能对应老板不小的经济损失。这才是我们第一个与硬效率相关的例子。

当然效率也不是仅有一种,不同的效率有很大区别,效率不等于剥削。

金融市场的高频交易操盘手,依然是一个要尽量避免交易时间如厕的工种。五分钟回来,也许错过了好几个买进卖出的窗口,但这种更像是交易员自己的选择。

近日我还听说,有的导演在片场为了避免如厕,仅靠黄瓜维持着基础的水份和热量摄入。这当然谈不上剥削,乃是因为导演在现场要进行大量的决策,他离开座位,很多事情就要停下来。我想这和战争时前线的指挥官是类似的,一个人需要即时向很多人下达命令时,他也无法自由如厕。

如果要绘声绘色地描述上述任何一种如厕的障碍,或为这些障碍发明一个浅显的批判和敌人,那都会非常简单,当然也无甚新意,更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一种互联网式的如厕制度

分辨上述如厕制度和阻碍,是为了看出,互联网大厂的如厕制度和他们有多大不同,因而我们可以发现,简单地使用“效率”来解释,遮蔽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显然,这些互联网大厂的如厕制度和上述内容都不同。不是他们的职业设备导致如厕成本过高,不是他们处于严密的生产线链条,不是他们需要立即处理排着长队的短期客户需求,不是他们在操作持续运行的大型设备,也不是他们需要对很多人发号施令。

这恰恰是互联网大厂的如厕规矩显得不合常理,显得奇怪的原因。表面上看,限制如厕时间是为了效率,但只要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会发现这样的制度与效率有根本区别。

既然互联网工作大多是项目制,有比较明确的交付标准,且不是绩效工资,如果希望提升效率,何不直接提出较高的绩效,只要员工完成绩效即可?为何各个大厂在绩效之上,还闹出如此多节外生枝的规范?

可见,使用一种“效率”的压迫看待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那么该以什么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聚焦在测试如厕计时制度的快手。

这家短视频行业的先行者于2019年落后于竞争对手抖音,终于令其在2019下半年夙兴夜寐,CEO宣布公司进入“守护未来的战斗模式”,并希望在2020年春节将日活跃用户提升至3亿,追上抖音。

距离快手的雄心壮志又快过去一年,这一年抖音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6亿,而快手已经不再强调自己的日活跃用户,转而发布所谓“直播日活”或“电商日活”,和任何领域一样,定语越多,气度越虚

今年6月24日,快手内部一名任职已逾五年的老员工在快手内部论坛发表帖子《谈谈我司的病》,直言企业内部林立的管理制度难以落地,空降各种领导人浮于事,组织结构大调导致员工不清楚企业要干什么,这是非常典型而广泛的企业病。

我愿意将如厕制度的繁杂与这些问题放在一起看待。

一个例子诸位就全明白了。如果你了解竞技体育,你就会知道,凡哪支队伍夺冠大热门,尤其球星云集的,大家好谈他们的硬实力,夺冠依靠这些人实实在在的技术就行。但那些挑战者,就得纷纷依靠些别的,例如什么“球队底蕴”,什么“赢球文化”。

同样,战争残酷,技术、人数、战备都占优的一方,一般都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待自己,靠实际的东西取胜,但全面落后的一方,就开始找各式各样的精神来支撑。

“狼性文化”不是稳住优势,在从容不迫时提出的“精神”,而恰恰是在落后,实在难以找到合理优势时,发明出来的奇迹法。这简直像是一种天人感应了,是一种奇迹。

不过在我们的近代史中,充满了此种“精神奇迹”的叙事,只要精神到位,有的是反败为胜,后来居上的奇迹叙事。在这样的大文化下,不怪企业在这种时候脑子一热,孤注一掷花样繁多的奇迹法。管理艺术,空降领导,狼性文化,奋斗精神,不一而足。

不让人舒服从容地如厕,并非是那省出来的五分钟能创造出了不得的效率,而是任何一种企业文化和精神总要有实际事务的载体,企业紧张氛围总得找些奇观搞得人心惶惶。

在这一点上,企业规章的制定者倒是和前述文章沿用了一个逻辑,通过制造显性奇观,紧张的氛围才可深入骨髓。

我们身上的奇迹法

看着快手这两年奇招频出的姿态,当然令人唏嘘,企业家的宏大野心,一半是成就感,一半是巨量财富。这让人们相信各式各样的奇迹,盲目地往企业里招呼。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视角,乃是因为这套奇迹法,在个人身上,同样是巨大的现代信念。例如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和企业如厕制度如出一辙。他们还编出了顺口溜: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因此只要读完这本书,思想一变,命运随着改变。好大的一个魔术。

精神、企业文化、价值观。笃信这些东西改变人生的,大略也是生活中的“Under Dog”(形容体育赛事中处于下风的竞争者)。做销售职业的人最好提这些说法,激励着他们生活中奇迹的发生。这与企业何其相似。

这是一个很悲观绝望的心态,转到实际的事务,人们什么都不信,只相信赌。在企业经营上,管这个叫“风口”和“赛道”,在个人生活中,管这个叫“机遇”。就这两个字,几乎构成所有现代骗术的信念核心。这与企业何其相似。

因此,企业从如厕制度上要成功有多荒唐,每个人从那一点点长跑,那一点点读书上,要生活的转机,就是同样的荒唐。

在一个“上帝已死”的时代,人们从他们软弱的幽暗处,又发明这些新玩意儿。这最早可以上溯到德国浪漫主义,小到一个德国人,大到德意志在20世纪的邪恶与悲惨,也都是这种“奇迹法”的苦果。

想不到100年过去,我们仍然没有摆脱对文化、精神、性格、人格的崇拜。

精神的存在

当然,我绝不否定精神的存在,但这需要合理的语境。

一个人能够显著搬动超出他日常体能的重物,这当然需要某种精神的韧劲来支撑,不过这个精神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对其他事情抱有同样的韧劲,他可能待人接物耐性极差,怨天尤人。

一个员工能够管住自己的膀胱,或者超长时间加班,也需要某种精神,比如对房贷断供的恐惧,或者对企业上市期权变现的渴望。但这也不代表他会对企业管理者有同样的恐惧而言听计从,或者为了年终奖就变得对任何事情唯唯诺诺。

精神不是我们内在的一种不变的客体,像是一块肌肉似的,仿佛练好这块肌肉,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从中发明奇迹。精神是我们面临不同处境,做出不同抉择时,内在归因时,找的一个概念和词汇罢了,它在不同的句子和处境下,说的是全然不同的东西。

什么是狼性文化呢?那是各式各样不同的东西,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人心惶惶。

什么是一个人的精神呢?那你得先把自己放在具体的事情和抉择里面,在事情和抉择中呈现。

最后说回我们的关怀,在流水线工人、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医护人员、工地机械的操控者们的处境解决前,我还不想关心一些自怨自艾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李厚辰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