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高像素时代的产品变革。

消费场景的比拼从线上流量精细到社区团购,智能手机从算法应用聚焦到连接效率……无论城市、社区、人居、商业、办公,科技互联网的触角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到一座城市的运行法则,小到一块芯片的算法脉络,数字化正在以日易月更的速度刷新城市像素。

人的感官在科技的武装下被无限延伸,带来愈发细腻的认知度与想象的分辨率:从城市街道的纵横交错,到商场橱窗里一款包包的摆放,从立体空间的内容赋能,到数字化场景的变革与突破……人与空间的关系愈发紧密的同时,产品主义也正在呼唤更深层次变革:

作为承载生活的复合空间,房子需不需要更多艺术化的现代审美?到底什么才是贴合人真实生活的场景感和氛围力?空间感的设计能不能突破浮于表面的装饰而更加精致和细腻?

高像素时代下的产品该何去何从? 新型生活方式缔造者荣盛发展在唐山的新作品——熙堂尚院·名筑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示范。

大道至简的艺术化日常

当城市的所有角落被高像素时代一一放大,我们在千篇一律的空间之外,越发倾向于更具设计感和艺术张力的时尚与潮流:live-show、摄影展、美术馆、蒸汽复古与赛博朋克……

艺术化日常正在成为城市的新审美语言。

过去三十年,中国人的房子经历过巴洛克式的欧风美雨,托斯卡纳、罗马柱、雕花穹顶……也见惯了各式亭台楼阁的中式遗风,三进式、门头花窗、白瓦青砖……

我们并不否认建筑风格的历史变迁,但看惯了固化的审美范式之后,现代人同样渴望拥有真正融入日常的新鲜艺术感。

抛弃以往多重园林常见的层峦叠嶂,打破复杂空间的绝对对称,熙堂尚院·名筑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现代艺术风格。

熙堂尚院·名筑园林设计效果图

重金聘请全球顶级园林设计单位香港贝尔高林操刀,熙堂尚院·名筑更注重大环境的协调自然与建筑的线条感;视线上讲究以点见面,能通过植物看到更大的空间。

在这里,你看不到太多的规整方圆,反而是有各种折线设计将社区空间化繁为简,更加强调线条的美感与自由的灵动。

熙堂尚院·名筑园林设计效果图

在材质方面,地面全部应用的是高级的深灰、中灰、浅灰彩色混凝土,芝麻黑花岗岩,芝麻浅灰花岗岩与菠萝格防腐木。楼宇之间也间或装点了宅间花园与景观空间。

尽管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施工难度和更高的成本,但并不妨碍荣盛对于艺术的偏爱与追求。

熙堂尚院·名筑园林设计效果图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大道至简”。

抛开惯性审美的束缚,熙堂尚院·名筑给出了“大道至简”的另一个现代化诠释。

在外立面上,熙堂尚院·名筑采用C型铝板框架“凤翼”立面设计,上方一如凤凰和雄鹰展开的双翼,寓意吉祥、腾达,体现唐山本土文化肌理的同时,又融合现代派洋房的细腻和雅致。

在建筑主体上,玻璃的平滑界面、铝板的几何线条、国际化窗墙体系支撑起景观建筑的仪式感,金属的点缀增加了建筑的线条美,在阳光下闪烁着现代艺术的历久弥新。

熙堂尚院·名筑外立面效果图

远处的山水与近处的烟火,腾空展翅的“凤翼”与眼前的清波绿岛、林影叠泉,构成了一副专属于荣盛的现代主义立体画,线条分明,又流畅自然。

相比于堆砌起来的千人一面,或许这才是高像素时代下,真正契合现代人的艺术审美:既不冗杂,也不割裂,将人文历史的每一分闪光镶嵌进触手可及的伟大日常。

“人”本位的场景化思考

数字化正在以日易月更的速度刷新城市像素,而人和空间的关系正经由场景化的搭建被重新描摹与定义。

大多数情况下,开发商对于房子这个场景中“人”的定义都是单调的:追求品质、喜爱社交、注重效率、时刻在生活中奔波,高知、高收、高净值也是他们最常用的描摹。

但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人”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是抽象化的“生理人”,也不是理想化的“标准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会开心,会失落,有缺陷,有受不了的压力,也会有诸多迥然相异的状态时刻。

熙堂尚院·名筑198样板房厨房、餐厅实景图

你可以有呼朋唤友的狂欢。熙堂尚院·名筑把厨房和餐厅连为一体,构成了整体面积近20平米的U型社交空间,可同时容纳五六人甚至更多人同时操作,有更多沟通和交流的场景娱乐。

但你也可以选择孤独。所以社交厨房里也设计了专属一个人的独处空间。延伸出一个靠窗的吧台,将生活的烦恼抛在身后,手边是咖啡与清茶,面前是透过窗户看到的庭院里的花开花落。

场景之中,“人”的状态是流动的,开心失落皆有时,“人”的角色也应该是变换的。

在这个房子里生活的,只有喜怒哀乐的成年人吗?并不是。在荣盛的场景描摹里,“人”还可以是迈入暮年的老人与正在成长的小孩子。

熙堂尚院·名筑198样板房客厅实景间

窗户的窗台有多高,这个细节其实对大人来说无所谓。但小孩子不是一下子就能长到1米2,才能站着透过窗台看到外面的景色。

窗外的景观不该是成年人独享的,因此,熙堂尚院·名筑创造性地设计了巨幕imax落地窗,且落地窗的设计没有墙垛,这样园林的景观,大人不但能看到,小孩也能看到。

甚至连场景本身的功能都是可以随着需求而不断变化的。2020年的疫情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定义,玄关也被赋予了出入以外更多的场景功能:洗手、换衣、消毒……

所以熙堂尚院·名筑设计了防疫玄关,不光为衣服、鞋子、帽子、包包做好了收纳整理,还在衣柜、鞋柜里预留了消杀一体灯的位置,同时额外预留了洗手盆、洗衣机的同层排水的位置。

熙堂尚院·名筑198样板房玄关实景图

推门进家,拖鞋、换衣、洗手一气呵成,在这样一个独立的小区域,就可以将所有的细菌全部阻隔在生活空间以外。

基于“人”的所有具体思想与情感去塑造场景里的生活,才是高像素时代下产品的真正底色。

写进基因里的精细主义

用艺术化的审美装点生活,用人本位的场景塑造空间……当数字化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度和分辨率逐渐放大,高像素时代下的产品主义要更加精细。

这个行业已经看多了浮于表面的装饰,我们需要更加细颗粒度的体验与深思。从微小的尺度到边角的设计,从每堵墙的取舍到每个管线的铺设,产品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推敲和打磨。

但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开发商扮演的是一个高级资源整合商的角色,几十万的树木、原装进口的石材、德系的橱柜和华丽的卫浴……把最贵的东西堆到房子里,就是他们认为的“豪宅主义”。

但真正的豪宅不只是要贵。镶金贴玉的豪华早已过时,我们需要的是更精细化的思考和设计。

“真正的精细化是映刻在房子本身的基因里,而不是后期的锦上添花”,荣盛对于产品的精细化追求已经体现在了熙堂尚院·名筑里。

熙堂尚院·名筑198㎡户型图

不同于其他过度强调“大面宽”的产品,熙堂尚院·名筑的客厅空间做到了6米面宽、7.2米进深。大方厅的设计既可以保证采光,又可以给客户提供正常的活动空间,是非常优秀的黄金比例。

甚至不光只是平面尺度上的“宽”,熙堂尚院·名筑对空间的精细是三维立体的。

现在普宅的层高一般是2.9米,豪宅一般是3.05米或者3.15米,熙堂尚院·名筑则是将层高做到了3.15米,通过拉高立体尺度来强调纵深感。

“我们舍弃了顶层做阁楼的卖点,把每一层的层高都拉高到3.15米,就是为了保证均好性。而不是为了利益点,压缩部分客户的品质。” 熙堂尚院·名筑销售负责人表示。

在熙堂尚院·名筑真正面世之前,荣盛的团队先后打磨了上百种设计方案,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更自由、能不能更精细?”

传统豪宅主卧套最常见的是就“老三件”——独立卫浴、梳妆台、衣帽间,20平米的空间被割裂成大小不一的三段式。“但卧室应该是舒展、自由的空间”,熙堂尚院·名筑销售负责人表示。

所以,熙堂尚院·名筑选择将卫生间、衣帽间与主卧的边界一一打开:衣帽间从蜷缩到舒展,沿着7.2米的墙体一面排开,没有暗角也不藏细菌,明亮且易于打理;主卫以一面清透材质的玻璃,形成与主卧边界的消解。

熙堂尚院·名筑198样板房主卧实景图

这不只是熙堂尚院·名筑所做的唯一一处创新。在房屋的主体架构上,荣盛做了很多精细化、可自由取舍的设计:连接客厅与阳台之间的墙垛、主卧的飘窗、甚至是北向两个次卧之间的T字墙面都可以被打掉重做。

“在结构上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去研讨、试错,就是希望能让这个产品呈现出更多的空间感和灵活性”,熙堂尚院·名筑销售负责人说。

熙堂尚院·名筑198样板房客厅实景间

走进熙堂尚院·名筑的样板间,在舒适自由的空间尺度和设计之外,荣盛还做了智能化生活场景的展示和预设:大到落地窗外的电动遮光板,小到墙面上的滑轨插座、厨房的灶台上能放几口锅,所有肉眼可见的智能化应用,都在房屋主体的施工布线上做了走线和接口。那些本来需要用户自己去刨沟改线的动作,都被提前预设进了荣盛的产品里。

这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资源集成之外,真正映刻在房子基因里的精细化设计。

用艺术化语言编织日常、以人本位的思考搭建场景、靠精细化的设计铸就空间,一点一滴的打磨与深思都凝聚成了荣盛新时代的精致产品主义。

“用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完善建筑使用功能,并努力创造自然、艺术和美”,多年来,荣盛也是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造福于民的匠心理念。

当人们对品质生活的感知愈发清晰,城市呼唤的是更加清晰、更加精细的产品主义。

大浪淘沙,或许只有在颗粒度化分解的过程中,不断迭代、不断精细的产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逻辑。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