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蓝媒汇”(ID:lanmeih001),作者:韩小黄,36氪经授权发布。

伴随着中概股的普遍飘红,“小破站”的股价也再次迎来历史新高。截至今早收盘,B站股价报102.46美元/股,同比大涨8.15%,市值飙升至356亿美元。

这距离其市值突破200亿美元刚刚过去一个多月,距离其跻身百亿俱乐部也未满一年。

资本市场的认可或许亦与二次上市的消息相关。

1月5日消息,B站正在为香港二次上市做准备,最快或于本周或下周初申请香港公开发售,计划募集超过20亿美元。对此,B站方回应称:不予置评。

B站的成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不提两年前美股IPO时,B站还被用户笑称“小破站出息了”,仅从2020年的表现来看,其股价涨幅就已经超过了360%,增长势头担得起“后浪”的那枚标签。

但诸如所有成长中的企业一样,B站在经历了一年高速增长之时,亦承担了比过去更大的风险。亏损率攀升、用户粘性下降、内容生态乱象频生等问题共同构成了“小破站”成长的阵痛。

风雨中成长的“小破站”,尚未“成年”。

一年破圈,今非昔比

回顾2020年的年度KPI,B站称得上超额完成。

先是数据上,陈睿立下的1.8亿月活在第三季度结束时就已经提前完成,达到1.97亿,同比攀升54%。而这个数字在2019年底时仅为1.3亿,三个季度的增长率超过50%。

反观2019年全年,B站的月活从年初的0.9亿攀升至1.3亿,全年的增长率为44.4%。

直观可见,B站在2020年全年确实完成了提速。

当然,由走变跑势必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月活攀升的动力就来自水涨船高的营销费用,财报显示2020第三季度市场营销费用达到12亿元,环比上季度攀升了76%,同比去年暴涨227%,占比总经营费用高达64.5%。

高投入也换回了高收入。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B站的营收累计达到81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的67.8亿元。

即便亏损率亦在同步攀升,但不可否认的是规模扩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B站盘子的变大,想象力的攀升。

这就回归到了数据背后,B站2020年真正的KPI——破圈。

六天前,有用户开玩笑:甭管老的少的,感觉半个朋友圈的人都在看B站。后半句有些夸张,但前半句却具备一定的参考性。

首先从直播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2019-2020年跨年晚会的直播人气峰值为8500万,而今年这个数字攀升至2.5亿,同比翻了近三倍。此外,截至AI蓝媒汇发稿时,该晚会在B站上的“回播”播放量累计达到1.2亿次,直逼去年1.3 亿次的播放数字。

其次,从“朋友圈”的反馈来说,AI蓝媒汇了解到不少用户在市场宣传和身边年轻人的“安利”之下,“跟着凑了热闹”。而这些用户大部分都不符合陈睿描述的“21岁左右”B站典型用户画像。

这是“声量”攀升的直接表现。

百度指数上可以清晰看到,横向比较B站与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等视频网站,2019年之前B站的搜索指数在业内尚不具备竞争力,但进入2020年,后者的搜索指数逐渐攀升,声量稳居行业第一。

加之近日有媒体发现其去年11月悄然布局了“支付”板块,B站再次扩写了其在资本市场上新的想象力。

无论是从公司业绩、资本市场,还是用户层面的反馈来看,日渐“激进”的B站确实在加速破圈,甚至有望领跑业内,早已摘掉了过去“小破站”的弱势头衔。

内容变味,不是小事

但火是火了,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内容变味怎么办?

关于这一点,业内早就有了普遍的观察和共识。破圈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内容生态的改变,而B站需要承担的是来自两方面的内容风险。

首先就是低俗、涉黄、价值歪曲等内容乱象。

监管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站上资本舞台的B站同样也在去年因内容质量问题频繁地进入监管层的视线。

12月21日上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对B站监管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共接到群众反映B站问题的线索逾五百条。按照转办线索,上海市相关部门对B站行政立案处罚6次,约谈10余次。

不仅如此,官方针对B站屡次踩线的行为,也提出了相对严厉的批评。“扫黄打非”部门认为,以内容取胜、年轻用户为主的B站来讲,内容安全比流量更重要,理应把好内容审核关。对于“年轻人的社区,监管就应该放宽一点”等错误认识,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警钟长鸣。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B站始终以“后浪”和“未来”标榜平台属性,那么其需要承担的内容审核风险就会比普通平台更高了一个等级。

毕竟,未成年人涉黄是比成年人涉黄更恶劣的事情。

再此之外就是价值导向,同样是基于“后浪”这一属性,B站的内容价值壁垒存在弱势。诸如被官方定义为“哗众取宠招摇撞骗”的马保国,却在平台特有的鬼畜文化下一度被“捧红”。

虽然在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马保国”事件是对价值体系的毒化后,B站第一时间严格限制“马保国”类相关视频,并一再强调,B站用户创作视频的初衷是讽刺、是批判,但在外界看来,B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放任,以及流量至上。

年轻人的钱的确好赚,但监管层不会放任资本对年轻人价值的过分挖掘。

换句话说,“后浪”是B站在资本市场赖以立足的根本,但反之“未成年”则是其随时可能掉入监管漩涡的隐性风险。

而B站面临的第二个内容变味的风险,就是二次元内容的稀释。

事实上针对此,外界褒贬不一,因为从平台角度来看,破圈的本质就是为了主动稀释二次元内容,以吸纳更多属性的用户入局,平台内容横向扩展。

但一个前提是,截至目前B站还是一个以二次元业务为主要营收动力的公司。2020年Q3财报显示,12.7亿元的游戏业务仍旧是平台主要营收动力,占比总营收近40%,直播、广告业务分列二三位,分别占比30%和17%。

即便游戏营收的占比在逐渐压缩,但截至目前B站都没有彻底摘掉“游戏公司”的帽子。而这个问题自美股IPO时就萦绕于平台头上,直至赴港二次上市临近,B站仍未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主动稀释二次元内容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公司有没有在内容变味之前,让营收构成也同步“变味”?

否则依赖二次元用户营收,却又影响到二次元用户的观感,这很有可能因内容生态紊乱而影响营收攀升。事实上,日活/月活比例下降,已经昭示着B站核心用户粘性的下降,而这部分核心用户,才是目前B站的主要营收动力。

客观讲,B站扩张的速度在互联网行业中算不上疯狂,确实还算得上一个“未成年”。在其成长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