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余聪,编辑:胡刘继,36氪经授权发布。

毋庸置疑,电动汽车2020年红得发紫。

彭博社近日发布亿万富翁指数,2020年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十大富豪,五位来自于电动汽车行业。除了埃隆·马斯克外,其余四位都来自中国。

其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2002年、2011年分别于港股、A股上市)董事长王传福身价增长236%,达到141亿美元,位居中国第一。

但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比亚迪完全不是这幅光景。

2019年年报发布后,比亚迪因净利下挫,销售目标仅完成71%,同时还出现了较高金额的投资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被媒体写道:“行业龙头,也未躲过萧条期。”

随着疫情的缓和,汽车市场逐步回暖,比亚迪迎来了翻身机会。从8月开始,比亚迪A股港股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市值高达5543亿元,远超戴姆勒、奔驰等老牌车企,堪称“车中茅台”。

01 左右逢源

如果说2019年资本市场的风口是直播带货,那么2020年的风口绝对是新能源汽车。一年下来,蔚来全年暴涨超2000%、特斯拉上涨超900%。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蔡凯龙指出,新能源走到今天,离不开两大原因:第一是特斯拉的强势崛起;第二是资本估值体系变革,传统估值方法难以延续,低利率背景下大量资金涌入稀缺的优质标的。

在这条光环加身的赛道上,比亚迪同时手握两张好牌:一个是刀片电池,一个是新能源汽车。

先说刀片电池。在2020年4月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上,王传福放下狠话:“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此言一出,刀片电池很快成为了当时汽车圈的热门话题,与之相关的讨论遍布各类汽车论坛。

比亚迪刀片电池

后续的针刺试验以及与宁德时代的隔空掐架,更是引起了一众网友的关注。吵嚷之后,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领先、安全性高的结论已经深入人心。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比起其他新能源车企需要对外采购电池,比亚迪在电池采购稳定以及价格成本上,已经领先了一个身位。

而在整车领域,比亚迪也是有备而来,那便是7月上市的全新旗舰车型——汉。

“比亚迪汉就相当于当年的华为Mate 7,这是华为从千元机向高端机的转型之作,恰巧也是比亚迪代工的。”在12月上旬的一场媒体活动上,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提到比亚迪汉时如此评价。这也刚好点出了比亚迪的两大核心业务——汽车及手机部件组装。

比亚迪汽车能否像华为手机一样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汉这一车型,目前看来颇有看头。

从2020年7月交付以来,汉的销量已经实现了连续4个月增长,11月销量达到10105辆。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12月24日在个人微博上披露,比亚迪汉订单已突破5万台,仍有不少用户正在等待交车。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整个汽车板块,也在下半年尤其是8月以后展现出惊人的增长曲线。

如此一来,财报的亮眼已经是意料之中了。

比亚迪在10月29日晚披露了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净利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净利17.5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362.66%。

环顾2020年的国内车市,夏利倒下,华晨、众泰破产,比亚迪这样的业绩表现,显得更为耀眼。

不过,比亚迪的招数还不止这些。

2019年,由于为小米、华为两家公司代工成功出圈的比亚迪电子(比亚迪股份控股的公司,2007年已经单独上市),2020年9月被披露又成为了苹果2020年新品iPad的代工方。

比亚迪第三季度财报也提到,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领域,由于主要客户份额不断提升,比亚迪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公司玻璃陶瓷以及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迅速增长。

这一合作,被网友戏称为“打破次元壁”。消息发布当日,比亚迪电子和比亚迪股份的股价均出现明显上涨。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开展新业务。在2020年初疫情让汽车业陷入低谷时,比亚迪也没闲着,立马调整产线生产口罩。

美国时间4月14日,“股神”巴菲特在网上晒出了一张佩戴比亚迪生产的口罩的照片。照片中,巴菲特身穿的T恤上写道:“我想要长命百岁。到目前为止,一切还好。”

而当医疗股应声上涨的时候,比亚迪也借口罩概念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

比亚迪方面信息显示,截至7月底,其每天可以生产8000万只口罩,产品远销欧美,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口罩制造商。

这不仅令王传福收获抗疫先锋称号,也为其上市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比亚迪电子实现营收313.8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为2019年同期的4倍以上。其中,防疫物资业务对比亚迪电子销售收入及盈利增长,带来正面贡献。

12月30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计划将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以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也为比亚迪股价上涨送来东风。另外,比亚迪目前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芯片领导厂商。

风口之下,比亚迪可谓左右逢源。

02 野蛮圈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亚迪的局也不是一朝一夕布下的,故事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苦出身的王传福像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牢牢抓住了求学上进的机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后,王传福即开始对电池的研究。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该院301室工作。由于表现出色,年仅26岁就被破格提拔为301室副主任。

1995年创办比亚迪前,王传福已经是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传福

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察觉到手机电池市场的巨大潜力。

当时,个体老板间流行着一句话,“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一部大哥大的价格,接近3万,其中的关键配件电池售价要上千元。他曾经向单位建议进军手机电池行业,但遭到拒绝。于是,咬了咬牙,他选择了辞职下海,做自己最熟悉的电池。

王传福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日本进口的电池生产自动流水线价格昂贵,王传福负担不起。于是,他把流水线一一拆解,使用大量的工人替代流水自动作业。这被调侃为劳动密集型高科技,王传福自己说,这是“人+夹具=机器手”模式。

这种生产线能日产4000块充电电池,价格比日本厂商低40%。成本优势让比亚迪迅速占领市场。因污染严重被日本逐渐淘汰的镍镉电池生产业务,被比亚迪稳稳接住。

到1997年,成立仅三年的比亚迪就卖出去1.5亿块镍镉电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电池生产商。2000年,比亚迪先后进入摩托罗拉、TCL、诺基亚供应链名单,成为全球领先的手机电池供应商。

接触的手机厂商越来越多,也让王传福看到了电子产品光明的未来。

2003年,比亚迪开始投身代工事业,直接对标富士康。据说,那年富士康有400多名员工跳槽到了比亚迪。通过挖人、复制产线、低价竞争等手段,比亚迪硬生生抢下了第一口蛋糕。

代工业务发展仅5年之际,比亚迪电子分拆上市,正式打破了行业由富士康、伟创力两家巨头主导的格局。

2003年可以说是比亚迪的一个关键年份,在这一年,比亚迪的触角延伸到了汽车领域。

李书福的吉利汽车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终于拿到了生产资质,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仅轿车销量就突破100万辆,比上一年增长56%。

受这个氛围鼓动,造车热潮汹涌而来,无数企业家都盯上这个火热的新市场。

王传福率先出动。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以2.7亿元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同在这一年,家电品牌春兰、格力,手机品牌波导纷纷布局汽车制造业。若干年后,董明珠带领格力再次回到造车业。

王传福造车,也推崇“人海战术”,用大量工人代替机器。

2005年推出的F3车型,被称为平价版“丰田花冠”。这是比亚迪第一款成功打开市场的车型,在2006年平价车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斩获一季度产、销量增幅和单一车型销量的“三冠王”。

2008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桩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F3DM,正式进入新能源车领域。不久后,比亚迪第一台纯电动车e6上市。

比亚迪一路越跑越快,内部管理逐渐跟不上规模增速,问题开始逐渐暴露。

2009-2011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分别为37.94亿元、25.23亿元和13.85亿元,后两年分别同比下降了33.48%和45.13%。2011年8月,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离职,经销商退网、销售网络整合、销售部门裁员等事件接踵而至。“黑马”比亚迪迅速成为了汽车界的反面教材。

同期,苹果时代来临,iPhone4一机难求,32GB款定价4999元,已经远超当时旗舰机3000元均价水准,之后一度被炒到上万元。富士康手握苹果订单产线繁忙,而比亚迪手中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则日渐萧条。

王传福也在这里上了深刻的一课,领教到了诺基亚时刻的不可抗拒——新物种以摧枯拉朽之力,将昔日明星瞬间推入深渊。

王传福在接受采访时坦承,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就为2008年开始犯下的错误买单。这些错误包括汽车业务上的过度激进,以及一些投资的失误。

为此,比亚迪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年的针对性调整,调整的目标是优化管理团队和经销商网络、加强品牌设计。

三年调整之后,比亚迪开始二次腾飞,腾飞的基础就是在技术上发力。2013年,绿混技术、顶级驱动技术相继问世。

2014年,中国政府首次表露出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由此引发比亚迪、北汽、江淮等车厂在新能源车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意思的是,当时中央领导去上汽调研新能源车的发展后,结果比亚迪的股票涨停了。

后续,除已经大量投入使用的电动乘用车、电动巴士及电动出租车外,比亚迪还推出云轨、云巴等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工具。

03 智能化短板

早些年,王传福在公开场合反复宣讲“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基础”,“迎接全面电动化以实现节能环保”。

2016年年末,第88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成为比亚迪中国地区的新能源车代言人。

莱昂纳多通过微博表示:“在世界各地,大家已意识到,燃油汽车不仅低效,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大威胁。我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后来,王传福又换了一种表达,“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汽车是长了腿的超级手机”。

比亚迪新能源车在国内发力多年,关注者寥寥,而且总被与骗补联系在一起。及至特斯拉国产化之后,才开始走到聚光灯下,这与比亚迪前期的智能化不足关系密切。

但对照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二者在时间线上有惊人的重合。

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正式涉足汽车行业;半年之后,特斯拉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诞生。

2008年,两家公司都发布了旗下第一款量产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发布的是售价10.9万美元的纯电动跑车Roadster,比亚迪发布的是全球第一款量产插电混动汽车(当时称为“双模电动车”)F3DM,售价14.98万元。

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结构解剖车

两者的路线差异此时就显露出来了。特斯拉以纯电起家,并且车型由高端向低端延伸;比亚迪在一开始选择了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混动路线,价格上也由低价亲民的车型开始。

二者的隔空较量也很早就开始了。

特斯拉旋风刚刚席卷中国的时候,王传福曾放话,“分分钟造出特斯拉”。而早前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如何看待比亚迪,马斯克直言“他们的产品很烂,存在很多问题”。

从智能汽车最核心的自动驾驶层面而言,特斯拉确实领先比亚迪一个身位。

招商证券资管的研究报告指出,特斯拉拥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目前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能够实现L3级别驾驶辅助,在全球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唯对于中国交通环境的适配程度较低;比亚迪支持L2级驾驶辅助,有自研驾驶辅助系统。

当前,随着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比亚迪汉已经与其成为了直接竞争对手。但是,比亚迪汉和Model 3竞争起来,还略显吃力。有知乎网友表示,汉像安卓手机,卖的是硬件;特斯拉像苹果手机,卖的是系统。硬件,汉完爆特斯拉;但比系统,国产车机系统就是一个大号安卓平板安装了个厂商自己的软件。

从销量来看,根据乘联会统计,2020年11月,特斯拉Model 3销量达21604辆,比亚迪汉EV(纯电动版)销量为7482辆。特斯拉呈碾压之势。

仙豆汽车创始人李鹏在一次活动中提到,往塞班系统里安装多少个应用都是没有用的,如今的电动汽车,很多只是叠加众多应用的功能车。真正迈入智能汽车时代,需要重构三大能力:OS(即操作系统,多端链接和人机交互),价值链(产业效率和标准),生态(出行体验和生活)。

在电动车智能化转型中,除了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等车企,还有华为、百度、谷歌等科技公司,以及滴滴等互联网出行公司。

为打赢这一仗,比亚迪不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2019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总额为84.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9%。截至2019年底,比亚迪技术研发人员超过35000人,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8万项,其中已被授权专利超过1.8万项。

其中,比亚迪芯片研发团队成果斐然,2019年比亚迪终于迎来了比亚迪IGBT4.0,其模块将提供给其他车企。此前,比亚迪的IGBT芯片只在内部消化。

在智能汽车成本构成中,最大头的是动力电池,第二高的就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与动力电池电芯齐名的“双芯”之一,IGBT占整车成本约5%左右的。IGBT用来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电动车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等核心指标。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芯片将代替发动机和变速箱,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生死命门”。

疫情影响下,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汽车行业也受到波及。近期有消息称,大众汽车部分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因为芯片短缺,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当大部分车企为半导体芯片焦灼不安时,自研芯片的比亚迪却可以淡然应对。

在加强内部研发的同时,比亚迪也开始逐步开放,与华为的合作就是一大亮点。2019年10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在接受采访时说:“特斯拉现在能做的,我们都能做到。”

华为现在的定位是做智能汽车的超级供应商,与国产电动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合作,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在国货正自强的当下,比亚迪和华为的强强联手,不知道是否能在未来挑翻特斯拉?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