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航通社”(ID:lifeissohappy),作者:航通社,36氪经授权发布。

电商巨头拼多多 4 日证实,该公司一位 23 岁的员工 2020 年 12 月 29 日工作到凌晨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死亡。

这一天里,网上广泛流传一个知乎问答的截图,图上“拼多多”认证的官方账号,仅用短短几句话就引起了舆论哗然:

“你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4 日下午,拼多多发布的第一份声明中将网 传截图称为“谣言”,称“在此公告之前,拼多多从未发布过网 传截图的‘官方回应’。我们坚决反对截图上的观点”。

然而到晚上,随着知乎官方账号 @知乎小管家 主动证实了网 传截图的真实性,一切再一次“反转”。拼多多不得不承认错误,宣称内容是代管社交媒体账号的“供应商”所为,具体操作者不是公司员工。

在大公司对网 传内容发起“辟谣”之后,最终还能全面反转的情况极为罕见,一般也只是对“谣言”所称内容本身做(有时候语焉不详的)澄清,一旦具体定位到“谣言”的发布者时,都会各种律师函一起砸下去。

历史上,截图这种消息载体有着非常不靠谱的可信度记录,说白了,大多数没有确实消息来源的截图,最后都会被证明是假的。“开局一张图,结局全靠编”也被我们用来形容一些胡编乱造的消息。

但今天的情况并非如此。一开始“毫无胜算”的网 传截图,通过最初传播者、大型传播节点和平台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使得事件真相彻底还原。这是一个网民同心合力战胜了所谓“辟谣”的故事。

趁着记忆还热乎,社长打算回顾一下这一天关于这个网 传截图的前前后后,分析这个在“另类事实”充斥人间的当下罕见的传播案例。

最初的查证:首先它无法被证实,但也无法轻易证伪

早上约 10 点钟,“拼多多”知乎回答最初的截图开始在社长所在的微信群里流传。根据知乎小管家回顾,这个惹祸的回答在早上 8:19 发出,仅 28 秒后被发布者自行删除。

几乎是在看到截图的一瞬间,(正好工作量不饱和的)社长立刻进入了事实核查模式。原因很简单,如果这是真的,这毫无疑问是一条大新闻。

这个“拼多多”官方账号的回答简直就是自爆式的,而且极为不规范(乃至标点符号使用都不规范),以至于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经过官方授意,可以代表拼多多官方立场的回复。当然了,也有一些官方账号会对社会热点有风趣、俏皮的回应,但很显然并不适用于今天这件事。

然而,如果非要说这个回应可能是官方授意的,也可以找到字面的根据,比如“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暗合了拼多多的品牌名字。社长就在一些群聊讨论里看到了这样的说法。无论如何,这个截图都已经开始对拼多多的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没有任何办法证实“拼多多”曾经发布过这条消息。它在知乎的主页一切正常,更新停留在上一年,评论区还有陆续进入吃瓜的群众问“你们的小编这几天怎么不发东西啊”。

虽然有人说可以通过搜索快照查到,但社长尝试过,并不能查到该条回答曾经存在的痕迹。按照知乎小管家的溯源,仅仅生成了 28 秒的链接,是基本没有可能被搜索引擎抓取的。

但社长很快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截图做的也过于“逼真”了。

广泛流传的截图看上去是知乎的 iOS App(全面屏版本),其中包含一个回答所在页面的所有元素。社长认为,如果需要完美无破绽地做出一个截图作品,最简便的方法是:

  • 用自己的三无小号发一个答案,截图之后秒删;

  • 去“拼多多”官方主页随便找一个回答,把它的名字截取下来;

  • 把名字和截图贴到一起;

  • 打开相册,全屏显示这张图片再截屏,以防止图片出现 EXIF 信息的疏漏。

但是很少有人会如此用心地去对待一张造假的截图,或者也可能会不自觉地留下破绽。

航通社曾经写过《“暂停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假消息越来越难辨识了》一文,展示了对一些电视画面截屏,如何从细微角落的蛛丝马迹判断截图真伪,进行事实核查的过程。

即使以这篇文章展示的事实核查标准看,网上流传的截图跟知乎 App 的构造、字体及页面元素等,哪怕是精确到像素点的间距也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展现的是知乎的网页版(哪怕是手机网页版),造假可能相对更容易且更难以辨认。因为现代浏览器具备网页检测功能,可用快捷键(F12)调取及更改页面上的部分信息,供前端开发人员检查网页代码的问题。

按下 F12 调出检测器之后,浏览器变成了你的一块“画布”,你可以随意更改及增删页面元素。因此由浏览器截取的网页画面是相对更容易出现以假乱真的伪造的。

在 App 截图出现后不久,也有另外的通过电脑网页截图同一回答的图片出现。因为上面所述的原理,社长难以仅仅依靠图片本身就断定它们是真实的。然而,这些截图无一例外的,都没有出现仅凭肉眼观察就能看到的破绽。

因为“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的出现,霍炬的一篇文章曾经断言,仅凭照片、视频本身作为物证的时代已经结束:

“我们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思路来处理真实性问题,即:从目前的‘默认照片和视频真实,除非找到证据证伪’,转变成‘默认照片和视频是不真实的,除非找到证据证真’。”

在此事中,道理当然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是望着这几张毫无破绽的“网 传截图”,要一下子断言它们都是不真实的,也在无形中挑战着社长的判断能力。

“辟谣”发布之后:仍在坚持的知乎用户和大 V 们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按照知乎小管家说的,在 28 秒内就快速删除的答案,那么又是怎么让手这么快的用户就碰巧截到了呢?其实这也有充分的理据。

当时,拼多多员工突然死亡的话题已经登上知乎热榜,相关问题在电脑网页版和 App 端都有足够展示,在截图开始流传的早上 10 点 22 分,相关问题已经有 791 条回答。

每次回到问题页面,知乎 App 会提示“xx 条新回答,点击查看”,点击后则会将所有回答按时间倒序排序。如果那时候恰好有人很关注这个问题(且他的工作量不饱和),那么不断刷新最新回答可以成为消磨时间的有效手段。

恰好,就在早上 8:24,在该条回答发出后 5 分钟,知乎用户 @清都江水郎 就发出了关于该回答的截图。这张截图不同于后来广泛流传的 App 截图,是截取自电脑网页版的。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回答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事实。

当天下午,拼多多发布一则《关于拼多多同事张*霏意外离世的说明》,不过没有选择微博、微信、知乎等官方社交媒体发出。这则《说明》是通过媒体流出来的,其中那张“你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的回答截图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谣言”戳记。

在中国互联网,来自官方的“辟谣”总是会起到一锤定音的效用。这里的官方当然首先指的是有关部门,但也包括企业官方、乃至事件当事人个人。

很多时候,涉及到企业的一些负面新闻或者传言,都是由企业本身发出的辟谣声明作为终结。如果事件后续还为企业带来了伤害,追究责任也是避免不了的。企业经常使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武器,对“造谣传谣”的公众号等对象追责。

鉴于拼多多是一家体量巨大的美股上市公司,它的“辟谣”自然也具有很重的分量。按理说,这足以让心虚的“造谣传谣”人士偃旗息鼓。不过在知乎社区讨论中,情况并不尽然。

作为有据可查最早截图的知乎用户,@清都江水郎 在下午 4 点看到了拼多多方面的《说明》。他补充说:

“其中一张‘谣言’图就是我截的,‘谣言’发布在知乎平台上,目前获赞3000+,应该够入刑标准了,希望拼多多律师团队抓紧寄律师函给我,如果嫌国际寄信贵愿意报销。”

另一位用户 @吕嘉仪 在 12:49 贴上了有别于其它截图的另一张图,这张图截取自 iPhone 非全面屏版的 iOS 知乎客户端,其显示效果亦与真实 App 完全一致,没有破绽。

“看到这个我惊呆了,我甚至有一瞬间的怀疑,这是友军吧?专门帮拼多多拉仇恨的友军吧?”

@特例的猫 也在自己的回答里坚持说:

“拼多多那个回答是真的,我亲眼见过,不是PS,我愿意对我说的话负法律责任!@拼多多 你敢出面对质吗?你敢说那张截图是假的吗?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手滑刷了下,没有截图成功,再回来已经看不到了,只能用别个答主的截图了!”

到约 17:30,知乎全站访问出现故障。在此期间,除了热搜和推荐内容之外,用户点赞等操作会丢失。知乎在 17:37 通过官方微博宣布问题已修复,不过在私下讨论中,有人认为:

因为本次宕机,pdd的操作记录刚好丢失,完事儿了。

此时,上述几位传播截图的知乎用户似乎“危在旦夕”。

17:40 ,知乎法律问题优秀回答者 @王瑞恩 发布一条消息:

“本人宣称,拼多多的确使用官方帐号发布了如下内容:「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如果拼多多认为我是在造谣诽谤,请起诉我,我等着你们。”

十分钟后,知乎移动互联网问题优秀回答者 @马力在知群 也加入声援 @清都江水郎 等人的阵营:

“拼多多说自己得官方账号没有发布过这个内容,这是谣言。我选择相信 @清都江水郎 ,如果要给他寄律师函,麻烦给我也寄一张。上午就有朋友受托来让我删除,说他们没发过。我不信。如果说别人说的是谣言,结果自己确实发了然后秒删,官方自己不算造谣么?”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仅有的知乎用户,以出人意料的坚持,守护着几张那个回答的截图,知乎“大 V”也跟着加入战斗。此时,更多人都希望知乎方面能出面给个说法。

4 日晚间 18:22,大家等来了知乎的说法。

「拼多多」系知乎注册用户,其身份真实无误。知乎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流程和机制。

4 日 8 时 19 分 49 秒,「拼多多」创建回答「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4 日 8 时 20 分 17 秒,「拼多多」自行删除了上述回答。

在晚间黄金时段,@知乎小管家 的这条消息以大约每分钟增长 1000 赞的速度,坐火箭一般蹿升热度,出现在无数人的时间线上。知乎还同步将声明转发到官方微博上。

约 20:28 分,在发布仅两小时后,知乎此条声明的点赞数超过 10 万。知乎的“10 万 +”含金量远远超过微信公众号的阅读“10 万 +”,实际上,这已经足够将这条答案送入知乎全站现存 2.4 亿条回答获赞排行榜的前十名。

截止本文写作期间的 5 日凌晨 1:30,该答案的赞数为 15.3 万,完全有可能刷新知乎回答点赞数的最高纪录。

“系供应商员工发布”:“辟谣”反转之后的思考

4 日晚 19 点,在知乎方面的声明发布半个小时后,拼多多发布了新的声明,承认自己的知乎官方账号曾经发布过相应的消息。

网 传截图显示,今早 8 时许,拼多多知乎官方账号突然发布一则疑似个人言论。经我们排查,该内容是拼多多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用个人手机发布,该言论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态度,拼多多官方对该言论表示强烈反对。

此事系拼多多对官方账号管控不严导致,我们向公众表示真诚歉意。

这份最新声明,还附上了涉事供应商员工“李某某”按压了指纹的说明信。

新的声明实际上宣告了上一份声明中“辟谣”部分的彻底失败,随之而来的自然也是对拼多多方面发布信息可信度的疑虑。而对于知乎站方来说,如果采纳新的声明里的说法,这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知乎的机构账号在注册时,只允许认证主体的机构自身派员负责更新,像拼多多这种找“供应商”帮忙更新的行为,违反了《知乎机构号入驻服务协议》的相关规定:

2.6 您理解并同意,您为入驻知乎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构成您的真实意思表示,否则知乎有权依照本协议及相关知乎帐号规范对您进行处罚。

4.1 机构号的所有权归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入驻主体。帐号使用权禁止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

4.2 您在申请入驻时还应指定机构号负责人一名,并向知乎提供机构号负责人的真实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及相关身份材料。知乎有权对机构号负责人的身份进行核查。未成年人不得作为机构号负责人。

在 5 日 0 点前后,“拼多多”在知乎的认证账号被知乎站方永久禁言,依据是:

4.7 如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本协议以及专项规则的规定,知乎有权进行独立判断并随时限制、冻结或终止您对机构号的使用,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恢复使用。由此给您带来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通信中断,用户资料及相关数据清空等),由您自行承担。

在发布声明时,知乎方面公开了“拼多多”账号发布和删除答案的服务器端记录信息,而这些信息并非一般用户可以查询。在知乎针对个人用户的使用协议中,此类信息除非有司法机关请求等特殊情况,是不应该被公开的。

然而对于机构账号则不然,知乎规定可以向任何第三方披露入驻和使用帐号时提供的非公开信息,以及机构号负责人的个人信息的情况中,有一条是:

5.4.2 为了维护公众以及知乎的合法利益。

本起事件中,特别是在下午的“辟谣”发出之后,知乎站方承受了来自用户和舆论的压力,它需要放出确定的证据来证明自身的清白和非利益相关。因此,上述规定应该是适用的。

截止 5 日 1:54,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拼多多(NASDAQ:PDD)股价暂时下跌 4%。目前暂时不能判定女员工突然死亡的消息对股价造成了直接影响,相反,在此之前,拼多多的长期表现被分析师普遍看好。

主要理由是,中国监管部门对头部互联网企业掀起的反垄断调查,暂时还轮不到拼多多这个层级,少部分出走的资本会转移到其它更稳健的中概股,经过整改后留出的市场空间反而有利于拼多多去占领。

另一方面,近期针对社区团购的“九不得”新规,主要限制了单纯以规模和补贴圈占市场之后再企图收割的玩法,但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实质上和这种玩法有一定区别,它延续了拼多多主程序购买流程的游戏性,消费者实际花费金额并不会依赖补贴而有明显降低。同时,拼多多暂时没有大举扩张到几乎所有领域,而且帮助山区农产品销售,与国家政策的契合度更高。

尽管如此,拼多多在本次事件应对期间信息披露方面的瑕疵,可能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

近期,“辛巴”辛有志对燕窝质量问题的回应,游族网络对董事长林奇病情的披露,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随后事件的进展都多少推翻了对它们此前“辟谣”的信赖。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游族在严肃的上市公司公告中都竭力淡化突发事件的真实影响,对投资者可能会产生误导,这一切都在消磨人们对企业“辟谣”的总体信任。

过去的 2020 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重大的国际经贸协定被签署及执行,中国与世界的开放融合日益加深,合规成为中国企业越来越迫切的需求。面对公关危机,公司不论大小,可能也没有其它好办法,坚持透明、真诚、不逃避责任的态度,才会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让我们以南京大学《NJU核真录》公众号接受采访时候说的话,作为我们思考的尾声吧:

“谈起微博辟谣,郑老师认为其中的问题在于,微博辟谣是以官方信源为最终真实标准。假设北京市公安局说一条信息是假的,微博辟谣就会认定其为假。但是对于《核真录》来说,官方信源也只是无数信源中的一个,它并没有最终的裁决权。官方信源有其优势,但是依然要和其他证据进行比对。这在‘红黄蓝’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不认为公安局具有最终表达事实的权威性,我们最终结论一定是基于证据的堆积和交叉论证。也就是说证据高于信源的身份。’此外,微博辟谣发布的结论只有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一点与《核真录》有很大不同。有什么证据,最终判定权在读者手里,‘我们能做的是提供过程’。”

参考资料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4G5SSPO0511PRP5.html

https://mp.weixin.qq.com/s/pEFQ5Z11F6r13qXeu5-AoQ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02180/answer/165951863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831083/answer/166042170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02180/answer/165997075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02180/answer/1659873964

https://www.zhihu.com/pin/1329482057488445440

https://www.zhihu.com/pin/132948457918391910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83708/answer/1660566169

https://weibo.com/1904769205/JBDNxuHz1

https://www.zhihu.com/topic/19776749/top-answers

https://weibo.com/5692605404/JBEkamGFH

https://www.zhihu.com/term/institution-settle

https://www.hk01.com/%E5%B0%88%E9%A1%8C%E4%BA%BA%E8%A8%AA/567145

https://mp.weixin.qq.com/s/HJgS8zqCPqmc__evJt1y4Q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