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芳说职场”(ID:XF-SZC),作者:晓芳,36氪经授权发布。

什么是远见?

电影《大腕》中葛优饰演的角色尤优,用四个石子,丢到不同的位置,来比喻四个人的境界。

当时觉得这个解释够通俗易懂:我们能看多远和“境界”有关。

影片中的对话如下:

甲:境界是什么意思?和尚总是说这个词,我不知道怎么样翻译给他听。

乙:能够达到的程度。

甲: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乙: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泰勒,这是佛,你能看这么远,我能看这么远,泰勒能看这么远,佛能看无限远,这就是境界的不同。

佛的境界最高,泰勒的境界比我高,我的境界比你高,你的境界最低,成语叫“鼠目寸光”。

但是一个人的“境界”,多是由浅到深慢慢提升,然后遇到瓶颈被困于一角,幸运的话,突然得到点拨豁然开朗,当然,有人停滞不前,也有人不升反降。

大多数的我们很难看到太远的未来。

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坦言他只能看到公司十年内的未来,普通人能看见的更近。

因为教育和社会的脱轨,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因为时代变化过快,工作三五年的人,也会疑惑自己的选择。

在我的职场管理学习群里,也经常有学员问:2021年了,我们还有做长期职业规划的必要吗?

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问题。

越是变动大的时代,越需要长期规划,如果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那我们就不必去担忧未来了。

01 职业规划里的远见思维

当你不知道该不该做长期规划的时候,我建议你去看看聪明的人在做什么?

一般上市企业会公布出自己的长期规划,国家也会公开做出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百年大计。

几乎一个国家最聪明的人组成的集体都在做长期规划,为什么想要改变命运的你却毫无规划。

我们会在工作不顺时,怀疑工作的意义,规划总出错时,怀疑规划的意义,甚至当人生不顺的时候,怀疑人生的意义。

纵然生活不按照你的规划走,但你不能没有规划。

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大城市进入到基础建设的高潮期。但由于前期缺乏全局性的规划,没有考虑到为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发展,造成了现在全国范围的城市设施布局不合理。

等需要修路架桥,规划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的时候,才发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次动工损耗巨大,只能不断改造基础设施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城市规划和下棋,它们都是在一个动态的空间中布局,不止规划空间,也要规划好未来时间里会发生的变化。为今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可回旋的余地,这就是棋手所具有的布局能力,为做到及时突围防止被牵制。

职业规划相比之下就更困难了。

城市规划错误推翻重来,只不过多消耗些成本;棋局复杂但棋盘不变,棋子数量有限。而你的职业规划没有多少重新来过的机会,也没有什么固定走法。因此, 更需要远见。

02 职业规划可以长达45年

以为职业生涯比较短的人,都错了,我们工作时间比睡觉时间长,在公司里陪老板和同事度过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长。

《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大阶段》一书的作者提到:

“我意外的发现大多数人走在错误的职业道路上… …他们大多将职业生涯当成一场短跑比赛,然而事实上,这是一场至少长达45年的马拉松。他们更关心下周二的升职加薪,而不是在真正重要的时候,也就是四五十岁时拥有更好的选择。”

当然也有很多人,想要寻求职业规划的建议却得不到答案。因为职业生涯的概念在快速的变化,利用过去的经验反而越走越难。所以,有人漫无目的的跳槽,有人待在毫无意义的岗位上蹉跎岁月。

因此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长达45年的职业规划建议,并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15年。

如果你6岁上学,经历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教育,4年本科教育,毕业就是22岁。那么第一阶段就是,22-37岁;第二阶段就是,37-52岁;第三阶段就是,52-67岁。

如果你是研究生,再加个3年,25岁毕业。那么第一阶段就是25-40岁;第二阶段就是,40-55岁。第三阶段就是,55-70岁。

这三个阶段的心里状态和困惑如下:

  • 第一阶段最大的问题是:

读了十几年的书,终于上战场了,发现什么都没有准备好。

我要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如何晋升?

要长期待在一家公司还是跳槽?

  • 第二阶段担心的是:

当初的规划没有实现,年纪已经大了,我还能重新规划吗?

我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入了瓶颈期。我已经吸取足够多的教训,也掌握了一些技能,接下来还能怎么样?

我能在不因加班而影响家庭生活的情况下,担任更高的职务吗?

  • 第三阶段就会担心:

如果我提前被裁员了我能做什么?

如果退休了我空闲时间还能做什么?

做职业规划之前,我们都会想象一下,成功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子?

创立自己的事业,培养出个人品牌等,大家几乎都明白了这一点。但是并无多少用处。

无论是职场小白,还是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专业人员都会感觉危机四伏,因为他们的工作,行业乃至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迅速迭代,逐渐超出自己的控制。

这就需要分阶段进行更为灵活有效的职业规划。

03 一套长期职业规划的系统策略

职业生涯并不是以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更不是以可预测的方式发展。

职业机遇会变化,我们的人生目标也会变化,你要接受无法避免的变化。不是拒绝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保持探索和学习的状态, 并随机应变。

比如:你需要创业的能力,就会明白你不能再从公司担任某一环节小工获得;你需要靠得住的合伙人,不能只在交好的朋友里找;你需要资金,就会去积累,借贷,找投资人……

你明白如何调取资源,如何为了得到这些资源做准备,这些就是不变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靠意念取得职业胜利,这就要找到可实际操作的技巧。有人之所以成为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大师”,除了天赋之外拼的都是学习时间,亲身体验,多次实践。

下面就是《远见》这本书给出的详细又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或许有些技巧你已熟知,但是一定没有这么全面。

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添燃料,强势开局期

这个阶段,学习要比职位,职称更加重要。我们需要把时间用在挖掘和装备自己上面。这部分的积累可以被称为燃料,只有积累够了才能在第二个阶段利用它,第三个阶段维护它。

但是有人积累过少,遇到职业的瓶颈期,只能停下来重新学习。作者提出了三个“燃料”装备来源,如果你能按此做到也就差不多了。

1、迁移技能

最基础最底层的能力,无论你是否跳槽,转行都会有助于你的能力。

包括:1、解决问题的能力;2、说服式沟通技巧;3、人才引力;4、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就是执行力;5、帮助和求助的能力;6、情商

我们小时候做题如果没有学习过解题思路和公式,遇到数学题目就不知道怎么办,工作也一样。

为了解决未来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工作的前期就不能贪图安逸。让自己多遇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收集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

比如搜索资料的能力,面试的能力,培养新人的能力,汇报工作,展示自己,写作的能力。时间规划,任务安排的能力……

2、有意义的经验

不想让自己的职业不堪一击那就是多给自己机会,分别去测试自己。努力去做自己没有做过,不擅长做的事情,不断离开舒适圈去挑战自己。

比如:

①分别到一个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环境中工作;

②找机会去国外工作或去几个不同的城市工作;

③发起一些新项目、处理一次危机,并在明显存在个人失败风险的情况下筹办一场大型活动或演出。

3、持久的关系

人脉,口碑和个人品牌,都是需要你在前期就有意培养的。

你给你雇主,客户,上司,合伙人,行业优秀人才等留下的印象,都是你后期独立发展的口碑积累,你的公司如果是500强企业它的品牌也会成为你以后的品牌标签之一。

以上这些基本“燃料”就是你可以无视时代变化的资本,是你对职业的选择权。

第二阶段:锚定甜蜜区,聚焦长板期

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寻找自己的职业甜蜜区,即“你所擅长的”,“你所热爱的”、“这个时间所需要的”这三者之间的交集。

这个时候你要展现自我,让自己鹤立鸡群,想方设法平稳地走在那条收获最大的职场路径上。

因此你要专注在你的长板上并最大可能的忽略自己的短板。

第三阶段:优化长尾,发挥持续影响力期。

你要致力于实现持续的影响力,以及寻找一条可以稳定延续到60多岁,甚至70多岁新的可持续职业的道路。

完成三个关键任务:继任计划,保持关联性,以及为自己点燃一团新的职业之火。

现在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或者至少假设一个你可能想要达到的目标。

2.你目前手上有什么职场燃料?

3.你需要什么职场燃料才能实现这个终极理想?

然后,有目的的增加你不具备的可迁移技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找到支持者;获得你目前没有的重要证书,包装自己的能力。

给自己设定一个清单,设置达成目标的时间。

最后,验证自己的能力,比如自己的情商,身边有哪些人才,周围人对你的评价,自己具备的能力技巧和水平。

因为篇幅有限,这套策略我们只能捡重要的去说,如果有时间建议你认真去读一遍《远见》这本书,并且对照自己的职业现状作出调整。

04 写在最后

所有的一切策略,都建立在勇气的基础上。

社会是现实而残酷的,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事实,你必须去提前体验以便适应社会的多样性。

你从心态上就要保持有危机意识。

英特尔的前著名CEO——安迪·格鲁夫每个月模拟董事会给自己写一封解雇信,列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来提醒自己要做的更好。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确实做到了,让英特尔集中全力开发芯片,绝地重生,重新回到了世界顶级企业的行列之中。

当你找到自己价值,并愿意为之专研探索,那你的职业规划就不是问题了。

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规则,外物变化而不惑于心。

你就是一个有远见的高境界者。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