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电影情报处编辑部无念,36氪经授权发布。

2020年,有关国内电影市场所遭受到的磨难,和创下的种种纪录,似乎以无需再过多赘述。

票房榜的前十名,无一例外全是华语片。冠军《八佰》是战争片,《我和我的家乡》集结了主旋律题材和喜剧类型,《姜子牙》是动画片,还有警匪动作片《除暴》、悬疑片《误杀》,以及现实题材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可以说,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类型化的道路上一直都在朝着百花齐放的多元方向发展。

不过,今天情报君想要和大家聊一聊的,是这个市场上相对而言容易被冷落和忽视的一个小众类型——纪录片。

众所周知,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真实”。某种程度上,纪录片更像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当我们望向它时,它尽可能地给我们呈现出现实本来的样子,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同时也对当下的生活产生着某种关照。尤其是在这个魔幻的2020年,世界正在以一种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时,我们更需要纪录片的存在,提醒我们的同时,也警戒后人。

所以,情报君总结了今天这篇年度观察,和大家一起回顾,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们的纪录片行业整体发展和生存形态究竟如何?有哪些纪录电影登上了大银幕?又有哪些作品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及,我们究竟还需要什么样的纪录片?

全民抗疫,记录时代

2020年,疫情成为了一个贯穿全年的关键词。

1月23日,武汉封城,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方式被切断,只能透过互联网去了解情况,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虽然极度便捷和迅速,但同时也真伪难辨。在无尽的焦虑和恐慌笼罩下,人们迫切地渴望知道,在武汉、湖北,乃至全国各地,究竟发生了什么。

灾难的降临对于纪录片人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地“感召”,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把当地的情况最真实地展现给所有人。因此,在那种紧急关头下,奔赴前线的除了一批又一批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和武警官兵们,还有就是各地的新闻媒体,以及排除万难、自发前往的纪录片人们。

范俭导演《被遗忘的春天》

最早开始拿起身边的设备,记录自己每天生活以及周围日常的,是一群生活在武汉的普通人。他们大多并不是职业的纪录片作者,有vlog博主,有外卖小哥,但这些人像是可以燎原的点点星火,在疫情最初,人们最恐慌最无助的时候,将当下最真实的画面传递了出去,让所有人拥有了一扇了解当地的窗口。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人在封城期间深入疫区,开始记录当地的情况,越来越多的纪录影像也得以陆续被人们看见。这其中,除了有像周浩、范俭、陈玮曦等一批职业纪录片导演的参与;同时也有媒体人、电影人,以及电影专业学生等不同视角的记录。

周浩的《武汉工厂》将镜头对准了疫情发生时的联想武汉生产基地,这是联想全球最大的自有工厂,承担着联想移动业务60%的产能,疫情对于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范俭这次的记录和08年前往汶川不同,他选择了“往后退一步”,并没有去前线医院拍摄,而是选择一个武汉城区确诊病例最多的社区,去记录下普通百姓邻里的日常生活,他将这部作品命名为《被遗忘的春天》;而陈玮曦则义无反顾地深入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和另一位导演吴皓一起,拍摄了纪录片《76天》,近距离展现医患人员的生活日常和真实情感。

除了对于武汉的记录以外,全国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一批用影像记录疫情的作品。在南京生活的日本导演竹内亮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以一部十分钟左右的纪录短片《南京抗疫现场》,登上了日本雅虎和YouTube的首页,视角冷静客观,也让其他国家的朋友们对于中国的抗疫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当武汉解封后,他也终于有机会亲自去往武汉,拍摄了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他说想要让外国人看看如今真实的武汉是什么样的。

不仅如此,传统电视媒体和互联网视频平台在这过程中也承担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腾讯的《口罩猎人》、优酷制作的《冬去春归》、爱奇艺出品的《中国医生·战疫版》、B站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金银潭实拍80天》、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等等。通过这些纪录片的播出,人们拥有了一个更加全面了解疫情期间真实面貌的视角。

周浩认为,面对这场全人类的巨大灾难,不能只是简单的宣传或歌颂。在疫情这种重大的公共性事件中,周浩说:“纪录片扮演不了什么角色,但是应该不会缺席,它不是新闻,它像一个备忘录。”而范俭也认为,纪录片的作用不仅仅是记录和在场,更需要一种态度。

目前,一部名为《武汉日夜》的纪录片将于本月22日登陆全国院线,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首部有关抗疫题材的纪录片进入主流电影市场,期待它在唤起所有国人共鸣的同时,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市场表现。

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2020年,纪录片在题材和形式上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如今的纪录片在时长和形式上也逐渐贴合现代人的观看习惯,朝着短时长、多集数的形态发展。

如果从题材的角度来看,2020年的纪录片,无论是长片、短片还是剧集,都主要集中呈现出以下几类。

首先,主旋律纪录片数量仍然高居不下。

2020时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除了像《金刚川》这样的剧情片进入影院以外,还诞生了一系列专题纪录片,多为对抗美援朝战争史实的回顾、历史人物的采访,以及展现时代面貌和人物精神等。其中也有像《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这样的口述史+真实影像重现、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录电影《蓝色防线》,以及《2019阅兵盛典》等作品进入商业院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有关不同行业向的纪录片也多了起来。

影视向的纪录片,最主要的有时光网出品的《我在中国做电影》,将镜头对准了一群中国电影的幕后英雄,中国台湾的《数电影的人》,中国香港的许鞍华导演个人纪录片《好好拍电影》,以及许多电影的幕后侧拍片,包括《八佰》、《夺冠》、《一秒钟》、《金刚川》等;医疗向的纪录片,包括《生生》、《第一线》、《我的白大褂》等,主要展现医疗人员的工作日常,以及抗疫过程的辛苦和艰难;还有社会现实类的《颠簸货运路》,主角是一群长途货运司机;《文学的故乡》的主角则是六位文学大家,镜头跟随他们回到故乡,揭示他们的创作秘密。

最后,纪录片和真人秀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弭,自然科技和日常生活向的新媒体纪录片仍然是各大平台和普通观众的最爱。

《风味人间》、《寻味东莞》、《街头大厨》,美食类的纪录节目仍然很有市场,凭借精良的制作和对于生活“烟火气”的完美阐释,一直有比较高的关注;《蔚蓝之境》、《航拍中国》一类的展现自然风光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纪录片也同样给观众们带来了美的共鸣和体验;而像《守护解放西》、《人生第一次》等一类纪录片,则将纪实访谈、明星和素人搭配、以及真人秀的形式结合到了一起,寓教于乐,同样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整体看来,传统的纪录片形式正不断受到挑战,人物访谈、美食、自然、行业向等题材的纪录节目,在打通和视频平台的合作后,仍然拥有不错的市场和稳定的观众群;而进入院线的纪录片电影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有了不少提升,同时独立纪录片的作者们也仍然在持续创作中。

公司入局,市场导向

目前,我国的纪录片在播出平台上主要呈现出“金字塔”形的结构。头部仍然是以各大电视台为主的传统媒体,作为传播的中坚力量,影院则作为传播渠道的重要补充;腰部则是主流视频网站,包括爱优腾、B站,以及一系列新媒体渠道和社交媒体平台;底部则是UGC短视频平台,推动纪录片朝着“微记录”的方向发展。整体看来,国内纪录片传播渠道愈发立体化,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腰部力量正呈现出愈发突出的趋势。

接下来,我们还是主要来看一看2020年进入院线的纪录片,也就是纪录电影,整体表现如何。

我们统计了2020年院线上映的所有纪录电影,以及2016-2019年历年国内公映纪录电影的票房前五名,分别得到了如下两个表格。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从数量上来看,考虑到实际的排片情况,以及公映地区的差别,真正进入到院线的纪录片电影相比往年并没有减少很多,只不过这其中少了国外影片的身影。

目前国产纪录片里,票房最高的是《厉害了,我的国》。其次是讲述“慰安妇”题材的《二十二》,由于题材的共鸣和口碑的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公映后拿下了1.7亿的票房,令所有人意外。

从数量上看,2019年国内公映纪录片数量达到新高。其中,票房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台湾的《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5020.8万)、美国的《徒手攀岩》(3641.3万)和内地的《四个春天》(1147万)。而去年,公映的纪录电影数量略有下滑,且整体的票房收益也较往年略有降低。一方面,由于疫情所致,纪录电影也存在着一定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纪录电影想要走进市场,仍然需要比较高的条件。

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国内公映的国产纪录片,票房体量大概落在200万-3000万的区间,个体差距明显,也存在比较大的上升空间;至于进口纪录片,近几年也处在一个整体向好的趋势,而像《他们已不再变老》、《坂本龙一:终曲》等一批高口碑纪录片的引进,也能进一步拓宽市场的选择面。

整体看来,2020年比较受到关注的纪录片有《掬水月在手》、《棒!少年》和《城市梦》等。从票房体量上来看,前两者依靠口碑的不断传播,最终获得700多万的成绩,放在往年看也算是正常发挥。而近两年,随着我国纪录电影票房在300-1000万元区间的纪录片数量明显增长,也说明我国纪录电影市场中端产品正处在良性生长阶段,为我国纪录电影市场勃兴埋下了铺垫。

票房的市场导向为纪录片电影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越来越多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的入局,也使得整体的行业趋势朝向蓬勃的态势发展。就比如这次《棒!少年》背后的出品方爱奇艺影业,在影片从前期筹备到提案再到拍摄阶段,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还有《蓝色防线》背后的出品方中影和阿里等等。这些大的影视公司和企业的加入,也势必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纪录片的领域中,推动纪录电影的行业往前迈进。

大时代小人物,纪录片的永恒主题

和剧情片一样,纪录片往往也需要“讲故事”,而最终的落脚点,一定还是会落到最本质的“人”身上。那些凡是取得了比较好市场回报和口碑的纪录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讲“人”,讲人和时代的相处、和解、融合,乃至挣扎。

《二十二》,讲的是被时代逐渐“抛弃”的人,以及她们背后的“时代之殇”;《四个春天》讲述的是你我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生老病死,嬉笑怒骂,人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春天;《生门》讲的是生育之艰,“生”是一道门,跨过这道门,才有机会成为人;《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是匠人、手艺人,讲的是我们如何在当今这个时代去回望历史;即便是像《我们诞生在中国》这一类纪录片,表面讲的是自然环境和万物生灵,实际上落脚点还是在于,我们人类究竟如何与地球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纪录片的永恒主题,便是在发掘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故事。通过记录一个又一个或名垂青史或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从而展现他们背后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内涵,他们之间不同的个体差异 、贫富、价值观,所有的这些在一起才得以构成我们完整的社会,并让人类得以思考和反省。

2020年的纪录电影里,很多都是在替那些被时代、被社会伤害过的人们发声,去讲述、呈现他们的生活遭遇和经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这个社会被忽视的一面。

《棒!少年》将镜头对准了一群留守儿童们,为了改变自己的未来,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棒球之路,而同样作为“祖国花朵”的他们,承受着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城市梦》的对象是一位古稀之年的“钉子户”,他和他的家人们为了对抗城管大队的拆迁工作,选择了斗争到底;《黄河尕谣》的主角是一位患有口吃但喜爱民歌的牧羊小伙,在世俗的灯红酒绿和故乡的原本初心之间徘徊挣扎着;就连讲述文学大家叶嘉莹传奇人生的《掬水月在手》,背后仍然是动荡不安的中国历史征程。

除了上面这些纪录电影,2020年还有一些独立纪录片同样值得关注。这些纪录片虽然没有机会进入大银幕,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却更能代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真实的模样。

蒋能杰选择了在网盘上公开自己《矿民、马夫、尘肺病》的资源,在展现了这群尘肺病人艰难的生活同时,也揭露出独立纪录片的尴尬窘境;李一凡的《杀马特我爱你》将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杀马特”现象再次呈现在镜头前,讲述了这群年轻人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还有《在人间》,讲述了一位母亲在面对丧女之痛后展现出的坚韧和痛苦;《二毛》则聚焦了一位跨性别者的惨痛过往,令人无奈唏嘘……

2020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时代的记录、对于人的观察、对于生活最真实的展现,永远不该停止,也不能停止。

疫情期间,曾有媒体询问过周浩导演,觉得什么样的纪录片可以真正地描绘武汉疫情。周浩导演答道:“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片子能够准确地描述武汉疫情,但我觉得目前哪个片子都担不起。也许,大家一起各做各的,最后勾勒出的整体,才会是一个相对准确的东西。”

借用周浩导演的这句话作结。我想,这可能就是纪录片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凹凸镜DOC:《岁末回望,纪录片人和武汉的这一年》

2.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纪录片行业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