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航天十二院和航天驭星联合撰写的《商业航天简报》,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十二院 刘洁

原文题目:北京市高新技术航天企业分布调研

编辑:乔雨萌(qiaoyumeng@36kr.com)、石亚琼 (syq@36kr.com)

**

自2014年国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天制造业以来,民营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和测控行业依托体制内航天能力聚集北京的优势迅速发展,北京成为国内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最为聚集的城市。可以说,北京的商业航天发展即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缩影。

(一)  北京市航天高新技术分布总体特点

截至2020年6月5日,北京市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企业共307家,其中明确开展航天业务的公司共136家。

领域分布上,北京卫星研制高新技术公司分布数量最多,其次是火箭研制及火箭发射企业。最接近用户的卫星技术应用和卫星应用终端企业数量较少,这与航天产业价值链分布正好相反——航天制造高资本、高技术门槛、低附加值,航天技术应用服务相对较低资本、低技术门槛、高附加值。北京的传统航天制造布局带动商业航天制造公司崛起,传统卫星应用主体尚未拉动新兴航天技术应用服务快速成长。

地理分布上,北京的卫星制造、测控与应用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分布在航天科技五院、中科院空间中心周边,运载火箭制造企业围绕在航天一院周边的丰台园和亦庄园。海淀园分布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最多,其中在卫星制造、航天测控、卫星应用、卫星应用终端领域分布的公司数量均最多。公司数量分布位居第二的是丰台园,突出特点是产业链多环节均有分布且制造端分布突出,这与航天科技一院及相关院所位于丰台区直接相关。公司数量分布位居第三的是亦庄园,是民营火箭公司集中分布的园区。昌平园、石景山园、朝阳园、大兴园、顺义园、东城园、房山园、通州园、西城园、怀柔园和门头沟园各有相关公司分布。

(二)  火箭研制聚集北京南部

 火箭研制公司及研究院所聚集在北京南部的亦庄园和丰台园特点鲜明。航天一院相关研究所与公司位于丰台园。以零壹空间为代表的第一拨民营火箭最早在距离一院不远的亦庄园组建成立,随着民营火箭公司人员的流动,亦庄民营火箭公司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已形成鲜明的火箭公司集群。个别分散在其他园区的火箭研制相关单位体现了传统火箭研制单位早先的布局考虑。位于海淀园的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唯一一家专门提供发射服务的公司。此外,北京还有两家专门从事发射设施设备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均位于海淀园。

(三)  卫星研制公司众多且较为分散

北京从事卫星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共约55家,其中在海淀园和丰台园分布最多。卫星制造涉及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环节多。卫星制造与运载火箭、航空工业具有相关性,且北京市具备运载火箭与航空工业的研发基础。因此卫星研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多于其他领域。

(四)  商业航天测控公司获得市场先发优势

北京航天测控高新技术公司共10家,其中既有民企、也有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和航天科工二院的相关研究所与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海淀园和亦庄园。民营航天测控公司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商业测控市场的绝对供应主体,商业卫星、高校科研及技术试验卫星任务选择商业测控公司已成为惯例,商业发射任务选择由商业测控公司提供备份发射测控、星箭分离测控服务的数量也日渐增加。

(五)  航天测试测量高新技术公司集中分布在体制内

北京市从事航空航天测试测量的高新技术公司共有13家,主要分布在海淀园和丰台园。由于测试测量设施设备建设资金投入要求高、专业化操作和运维要求严格、运营成本高,这些公司和研究院所大多数来自体制内单位。

(六)  卫星技术应用服务高新技术公司规模一般

北京市从事卫星技术应用的高新技术公司共有22家,其中海淀园分布最多。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通导遥综合应用的细分领域,海淀园的公司数量均为最多。

(七)  卫星应用终端高技术公司数量少

北京市共有8家从事卫星应用终端开发的高技术公司,其中海淀园分布最多。卫星应用终端是距离卫星用户最近的载体,是呈现商业航天服务效果的关键部门,从相关企业分布数量上来看,北京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

从北京市商业航天公司数量分布上看到,北京市商业航天能力主要聚集在产业链前端,这与从事卫星与火箭研制的大型国企及研究院所分布北京,且卫星与火箭研制代表国家航天发展能力的实际情况相符。北京市商业航天测控公司分布聚集,相关公司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北京市卫星应用与服务、终端研制公司较少,这既与商业航天发展发展面临的瓶颈相符,也体现出北京在相关领域发展的短板。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