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槑槑,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4月19日,彭博新闻率先披露加拿大运动品牌lululemon正在寻求出售旗下智能健身镜品牌Mirror, 据知情人士透露,其竞争对手家用划艇健身硬件制造商Hydrow可能成为“接盘侠”,目前还不清楚这家初创公司Hydrow是否有兴趣继续进行交易。该公司表示不对传言猜测发表评论。健身行业茶馆主理人、《量化健身》作者陈柏龄分析,接盘Mirror的厂商更多可能是需要用户健身数据的硬件类公司。

lululemon公司发言人也拒绝置评,只表示“正如之前宣布的,我们正在将lululemon Studio的重点从以硬件为中心的产品转变为未来还将专注于数字应用服务的产品,”lululemon公司CEO凯文·唐纳德则早在三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也曾承认“罕见的失误”,硬件销售未能达到预期是关键因素,公司将模式从仅关注硬件转变为同时提供数字和基于应用程序的内容。

从2020年6月轰轰烈烈的明星并购项目到如今不得不割肉离场持续不到三年,lululemon与Mirror的“露水姻缘”从一开始并不被业界看好。

一、性价比不高的硬件被广为诟病

1495美元是Mirror的最初产品价格,这还不算上是每个月39美元的订阅费用。这个价格对于欧美中产阶级来说尚属一笔不少投资,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一度被嘲讽为“带有Peloton式编程的大型iPad”,这不是一个健身产品,而是一个奢侈品等。

更名为lululemon Studio后,其硬件产品价格从995美元到1895美元。lululemon 的一些员工对自己公司的 Mirror 计划持怀疑态度,包括那些质疑如何在118美元的紧身裤和128美元的裤子旁销售售价为1,495美元的高科技互动屏幕的人。

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则要低不少,JD和天猫上的价格大都在3000~5000元人民币区间,即便平替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忍痛才能接受的价格。

“我周边的朋友和会员没有使用健身镜的机会。花高价买健身镜在家练,为什么不直接在iPad上用Keep呢?”乐刻的培训师、教练PP告诉我们。

PP表示,国内具有运动习惯的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会在运动上消费的人群有一部分或许会因为租房,使用面积有限和搬家不方便等原因选择去健身房锻炼而不会花高价买个镜子。

陈柏龄也认为,国内外家庭结构组成和健身房分布的不同也导致了健身硬件产品在需求上的差异。美国的郊区可能要开车五公里左右才会有健身房,在疫情期间去不了健身房的情况下,买一个健身镜这类健身产品可以一家人三到五个人一起使用。但在中国三口之家居多的情况下,健身镜的利用率低,也导致用户对于健身镜的使用需求降低。

“中国不缺运动人群和消费人群,但缺运动消费人群。”在陈柏龄看来,国内的运动消费人群基数决定了健身硬件产品的市场。国内有运动习惯的人基数有限,而在运动上产生消费的人群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用户的健身习惯和对于线下健身的倾向之外,健身硬件的市场本质上还是运动健身人群的基数决定了整体市场的大小。

“当县级经济圈的人开始有所谓的运动消费习惯的时候,这种居家健身的市场它才会有一个比较高的提升。”陈柏龄分析道。

二、Mirror没有渗透到lululemon的用户

从lululemon收购Mirror之初意图就非常明确,希望构建完整的健身场景,穿着lululemon和Mirror产品融合在同一场景中,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目前来看这一目标没法实现。在截至1月29日的三个月内,该公司在与Mirror相关的减值费用上花费了4.43亿美元,而且Mirror也没有渗透到lululemon的用户。

在我们采访的lululemon的用户和健身博主中,对lululemon Studio 并没有什么印象,甚至对lululemon收购Mirror也不了解。从侧面也反映出lululemon的用户并没有转化为Mirror的用户。

从用户群的反应看,lululemon的用户群体更多集中在线下运动场景,瑜伽馆和健身房。居家健身和健身镜并不是他们运动的刚需产品。在家锻炼的用户并不需要穿着带有lululemon的裤子。

从健身硬件的经济成本和功能价值看,也有训练上的AB两面。

在爱丽儿看来,对于毫无线下训练经验的小白,健身硬件的效果不一定会特别好,毕竟人与机器的交流比不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以及实践。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群,并且有明确健身目的的人群(比如增肌、减脂、塑形或者调整体态等),利用居家健身产品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课程,应该还是有不错的效果。

对于健身镜等产品在AI动作捕捉纠正的正确率方面,许付利在体验后发现,只要站在摄像头拍摄的范围内,健身镜对于动作的判断还是相对精准的。比如一个深蹲的动作,如果用户蹲的过快,健身镜也会给出提示。而摄像头在运动时捕捉动作的同时,会不会记录用户在家的行为数据,许付利对此也存有一定疑问。

从功能价值看,健身镜可以作为线下健身之外的补充,但在情绪价值上,智能硬件难以代替线下教练的陪伴沟通以及精准指导。

正如爱丽儿所言:“健身硬件产品属于“人机交互”,即使有AI技术的加持,用户面对的也是冷冰冰的机器,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在健身中获得的社交、沟通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乐趣,这是人和机器之间无法获得的。”

反观国内市场,FITURE健身镜、KS等健身硬件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这其中包括了国内具有整体运动消费的人群基数、大众的健身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

三、居家健身场景退潮,健身硬件失宠

受限于疫情对社交距离的控制,彼时居家健身成为不得已选项。市面上涌现了诸多围绕居家健身场景而生的明星产品。美国健身平台Peloton通过科技结合社群,利用订阅制的互动式线上直播教学,在健身硬件产品中脱颖而出。

2019 年Peloton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因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和场所的限制出行,许多人争相订购 Peloton 的产品以便进行居家健身活动,产品甚至一度供不应求,Peloton 的股价在 2020 年也飙升了约 440% 。

在国内同样,刘畊宏跳操带火了线上跟练,帕梅拉贡献了Keep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流量,健身环大冒险、健身镜等硬件产品也在线上健身和居家健身的风口上风靡一时。

智能健身镜是疫情催生的典型赛道之一, 2020年6月,lululemon宣布5亿美金收购mirror,并随后更名为lululemon Studio,使得智能健身镜赛道热度达到峰值。国内几乎同时出现的智能健身镜品牌FITURE受到资本热捧,随后出现数十个同类品牌,其中不乏百度、小米、华为等大厂躬身入局。

不过随着疫情消退以及社交距离管控放开,居家健身热潮也随着退潮,智能健身硬件公司也遭遇寒潮。Peloton股价在2021年一路震荡下跌,跌幅超75%。数据显示,最疯狂的时候,Peloton市值高达500亿美元,2022年已经蒸发了近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令人唏嘘。

从国内市场看,今年3月,FITURE关停了大部分北美业务,并裁撤了近百人的团队。2022年7月,FITURE裁员的消息传出。该轮裁员涉及人数超过500人,主要为国内业务一线员工,此外还有四位VP离职。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于居家线上健身也持有运动辅助和运动效果受限的经历体验。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以及情绪价值和功能价值,都有大家选择线上健身和线下健身相结合的理由。居家线上健身的确在运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线上大量的免费跟练课程可以让用户在家零成本或者相对更低的成本在家实现运动减肥的效果。

乐刻的培训师、教练PP表示,在做教练之前,也只用Keep健身。“因为上学的时候没钱请私教,也会在健身房跟着Keep锻炼,对于没有减肥大需求的用户来说,Keep也满足了大多数的锻炼需求。”

乐刻私教爱丽儿与斯巴达冠军许付利也会在会员们来不了健身房时,建议会员们通过线上的有氧类跳操课程保持运动习惯,维持体能。

“线上健身对于养成运动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肺、功能性、改善体态、维持肌肉的力量方面有帮助,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包括但不局限于体能、肌肉增长、局部塑形,一方面线上健身和硬件产品无法根据你个人的具体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像私教一样给到你一个综合的中长期的训练规划,在训练的强度、组间歇、容量等方面无法实现个性化的规划,效果也自然会大打折扣。”爱丽儿谈道。

而在线下健身房开放,许付利因出差比赛临时没有时间给会员上课的情况下,许付利也更建议会员们去健身房上团操课,类似BODYPUMP(杠铃雕塑)等带有力量训练的课程,线下的运动社交氛围,更会让会员在运动中产生快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槑槑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