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36氪经授权发布。

写在前面的话:

5月14日,《花木兰》导演妮基·卡罗分享了刘亦菲第一次试镜《花木兰》的选角片段,视频中,她用流利的英语说着那句“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台词;在此之前,这位导演还分享过另外一个视频,展示了窦靖童、蓝盈盈、尚语贤等知名演员为《花木兰》试镜的片段。

(窦靖童试镜)

(蓝盈盈试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花木兰这个角色的竞争异常激烈,但为何导演最终选择了刘亦菲呢?

导演妮基·卡罗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意如下:

  • 刘亦菲为了试镜坐了14个小时的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也没时间休息,依然准时参加面试,并且饰演了五场戏,其中一场包含五页纸的对话;单纯的试镜并不能满足导演的要求,接下来,刘亦菲又经历了一场近似残酷的体能测试,整整一个半小时;一番折腾下来,刘亦菲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和倦怠,而是用她的敬业和专业征服了导演……

事实上,和演员这个职业如出一辙的是,每个职场人在职场环境中学会在变幻的时代中有所提升和突破,就必须学会专注。

因为专注,才是一个人未来不可替代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1

来访者李云(化名)前来咨询的时候已经32岁了,从她大学毕业算起的近10年来的时间里,她都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考证上,在咨询的时候,李云已经考下了5个证书,但可惜的是,她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却十分平平,而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李云也是没有任何头绪。

通过咨询了解到,李云大学期间学的是应用化学专业,之所以上这个专业,是因为当年高考分数不够没能考上理想专业,服从分配调剂过来的。

按照李云的描述,大学几年的时光基本上就是“混”过来的。

毕业后,李云通过家人介绍去到一家公司做检验员,这份工作只需要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即可,不太需要耗费脑力和精力,李云也渴望寻求突破,于是就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考证上。

这些年,李云考下了不少证书,包括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会计从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等,证书虽然考了一堆,李云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依然没有任何头绪。

我问及李云对于未来的期待时,李云告诉我,她希望自己可以脱离公司谋求更好的发展。

而这种期待是我接触的很多来访者一个较为共性的诉求,但问题在于,这种视角及认知会把人带进一个死胡同,甚至结果会适得其反。

2

从我经手的很多咨询案例来看,我发现不少来访者对于公司和个人发展的理解存在认知上的误解和偏差,如果不加以修正,未来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一个又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1、公司具备自身优势和基础,是个人发展的基石;

管理学教授陈春花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观点让我深以为然,大意是——

  •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小看公司的力量,因为有很多事情单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公司才能够办到。

这些包括:保证目标的实现、让人创造价值、为个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础。

例如,很多人都告诉我,他们希望能够提升职场能力,但问题是,如果离开了公司,很多人的能力提升无从谈起;公司通过岗位、职级、体系等一系列的架构和制度设计,能够让一个一无所知的应届毕业生成长为胜任某个岗位的职场人,从而让其创造价值;而公司的寿命尤其是好公司的寿命比个人要长,也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

2、把公司当作个人发展的阻力,是很多人职场发展不顺的根源;

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在公司里感觉个人发展受阻,你需要做的不是急吼吼地跳槽,更不是胡乱用力到处考证;而是需要跳出个人视角,站在更宏观的公司体系中去思考你所应该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做出怎样的贡献,等等,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你目前所处的困境,以及找到相应的对策。

基于以上两大原则,个人想要在公司中获得较为长远的发展,并渐渐具备所谓的不可替代性,就需要学会专注——

  • 即,尽快确定你未来的职业目标和角色,然后心无旁骛地专注,通过公司中的任务锤炼,渐渐积累经验和方法,直至对某个领域具备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渐渐地,你才可能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

3

这里有两点极为重要的提示。

1、对于大学生而言,用人单位是否录用你的重要参考标准是你作为学生身份的成绩;

公司关注的是组织目标;而组织目标的达成,是公司各部门及各职员共同配合的结果。

  • 所以,公司对于人才的筛选上,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所谓的“一技之长”,尤其对于基础岗位来说,公司更希望能够选拔出具备技能和专长的人,而不是“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人。

有很多来访者和我说,因为自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所以就没怎么学,成绩自然就不好;但问及他们想学的专业时,对方总是支支吾吾,也就意味着,他们也不知道想学什么专业。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抱怨或逃避,而是在这个专业上做些必要的投入和努力,因为很可能你的问题在于,你并没有经受住学习的训练,也就没有掌握住学习的能力。

而这种训练及能力是你在未来工作中面对任务及挑战时,需要具备的至关重要的素质和基础。

经过澄清,李云对于填报的第一志愿并不是真的渴望或向往,所以在得知成绩不够的时候,并没有做出复读或者调剂到其他学校的该专业的决定,而是站在将高考成绩的作用最大化的角度,选择了第一志愿的学校,在专业上做了妥协和让步。

2、随着公司评价体系和架构的改变,个人管理时代已经到来;

如今的公司在评价一名员工时,不是单纯看这个人投入了什么,更看重这个人的产出情况,即,这个人到底能做出怎样的成果、能为公司带来多少效益。

  • 而从公司层级来看,很多公司渐渐趋于“扁平化管理”:过去你需要一级一级往上爬,而现在,你未必非要通过升级来实现价值实现;在很多公司,如果你真的很有才能,就会给你设置相应的岗位,从而给你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

所以,在进入一家公司之后,你不要指望公司给你做职业规划,因为一切都在变,公司也需要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与调适;你要做的是学会自我管理,即,你要对自己的未来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和把握。

4

对于案例中的李云以及千千万万类似的李云们来说,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1、结合个人意愿、特质、能力、兴趣等综合考量,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角色;

根据我们的咨询心得和经验,我们姑且可以将公司里的职业角色分为市场型、专家型、后勤保障型等。

例如——

  • 市场型角色要求个人对金钱拥有较强的欲望,具备行动、统率、沟通等优势以及相应的能力、个性上偏好风险,喜欢挑战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

  • 专家型角色要求个人对专业领域的成就拥有较强的渴望,具备思维、专注、追求等优势及相应能力、个性上具备一定的完美主义色彩,喜欢深入研究和探索带来的深层乐趣;

  • 后期保障型要求个人物质欲及表现欲较弱,乐于在组织中充当支持者的角色,他们做事细腻,具备较强的纪律、包容、和谐等相关的优势及能力体现,个性上偏于保守,不喜风险,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局面,等等。

经过排查,结合李云对于未来的期待、目前的优势以及能力情况等综合考量,后勤保障型的职业角色更适合她,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一点,那就是,李云这些年考取的证书虽然杂乱,但很多是围绕着人的层面,这也暗合了她的职业兴趣维度,即,比起事务型的任务,李云对于人的兴趣及敏感度更高。

2、以未来倒推现在,分析现在的差距;

放在李云的案例中,如果李云未来想要从事和人相关的工作(例如人事),她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特质部分进行系统排查。

  • 通过排查我发现,在特质层面,李云是较为吻合人事工作的;从知识层面,她具备一定的基础,考取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但是在能力层面,李云欠缺的恰恰是实际工作经验。

通过梳理进一步发现,从李云的特质及优势来看,我建议她重点考虑人事工作中的招聘、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关系等这些模块,尽可能规避薪酬绩效这个模块。

有了这些信息做参考,李云发现,自己需要尽可能寻找这样的工作机会。

3、盘点现有资源,制定落地方案;

通过资源层面的盘点,我们发现,李云在现在的公司里是完全可以实现内部转岗的。

李云忽然想起,她考取人力资源证书的消息被领导知道后,人事部经理还半开玩笑地问李云:“既然你都考取了证书,做事比较仔细脾气又好,不如来我们部门咯?”

  • 这些年来,李云在公司里总也找不到适合的位置,这让家人也很着急,说白了,只要李云想好了做什么,现有的关系是足以支撑她进行相应的转岗的。

咨询收尾的时候,李云对于自己的未来渐渐清晰了起来,我又和她探讨了做好人事工作之后的一些发展可能性,这些让李云兴奋不已。

5

回到《花木兰》选角的话题中。

不知你发现没有,不论导演也好还是观众也罢,如今,大家对于演员本身的专业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未来立志于在影视圈打拼的演员来说,演技的打磨和提升是他们不可逾越的路。

同样的道理,放在职场环境中,如果你希望未来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更好,锁定一个方向深耕细作,更是每个人无法略过的必经之路。

以上。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