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家庭流量入口争夺战愈演愈烈。

在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四个必备大家电中,冰箱是唯一一个需要24小时开机的家电,人机交互性频繁,用户粘性高。这样的优势让冰箱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家庭流量第二入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冰箱的智能化,行业里喊了很多年,各家也有不少探索。但硬件上的“小修小补”始终与冰箱保鲜的核心功能关联度不高,没有解决食材管理的消费痛点。

直到4月25日,海信RFID食材管理冰箱的上市,引领冰箱行业真正进入智能化。

冰箱新物种,为什么是海信干成了?

>>冰箱真正智能化的转折点

“扬眉吐气!”4月25日,海信冰箱公司助理副总裁赵兴全程看完海信RFID食材管理冰箱上市发布会,发出来自心底的慨叹。

他是冰箱行业19年的“老兵”了。2001年,海信的第一台冰箱就是他参与研发的。在他的职业生涯里,见证了冰箱技术的不断演变与革新。

从单纯的制冷到温区隔离,从单门、两门、三门再到对开门、多门、十字门和法式,从单一到复杂,冰箱不断进化。尤其是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冰箱开始走进用户家庭并占据重要位置。

但在赵兴的描述里,这一次RFID食材管理冰箱的上市,对海信、对行业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是冰箱真正智能化的转折点!”赵兴说。

 围绕冰箱智能化,行业内的企业已经有了诸多探索。作为智能化赛道上的激进者和创想派,海信在2012年发布了国内首款大屏冰箱,并在此后一直不断技术迭代。也正是在探索智能化的过程中,赵兴和同事们发现,市面上智能冰箱离真正的“智能”还有些距离。

“虽然近年来行业都在提智能,将大量的开发资源都集中在了硬件上面,与冰箱保鲜的核心功能关联度不高,并没有进一步解决消费者的食材管理及保鲜痛点。从这个意义上,之前的智能是伪智能。”海信冰箱公司常务副总裁冯涛说。

〉〉“要做就做最优解”

回归产品本质,做好食材管理,对冰箱的核心功能进行升级,成为海信研发新一代智能冰箱的方向。

而让冰箱智能管理食材的前提,首先是实现自动识别食材。也就是说,智能冰箱必须首先解决“看见”冰箱里有什么食材,然后才能对食材进行智能管理以及进一步指导烹饪美味健康佳肴。

至于冰箱真正智能的第一步,目前行业里常见的是摄像头识别技术,缺陷非常明显。“如果前面的食材把后面的遮住,摄像头只能看到一部分,另外频繁开关门产生水汽,也会影响识别率。在冷冻区和变温区,摄像头识别更是没有一点办法。”海信冰箱研发团队判断,摄像头识别技术只能作为识别技术的补充,不会成为主力。

与摄像头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与生俱来的可障碍识别、穿透性强、批量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具有先天优势。

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如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使用RFID供应链管理技术,迪卡侬、优衣库等服装品牌在全球门店中引入RFID技术进行服装的管理控制及调度等,同时也解决了防伪问题。

不过,由于技术门槛过高,一直以来很少有企业成功将RFID成功用于家用冰箱领域,加上RFID信号容易被瓜果等含水量大的食材屏蔽,更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将RFID技术应用到冰箱的冷藏区。

“从用户体验角度,如果只把RFID技术用在冷冻区,那也只是伪智能。”既然要做,就要做最优解。赵兴和同伴们想做的是一项引领行业的技术——通过RFID技术实现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全领域食材的识别与管理。

“研发人员从内心来讲,当然是想做突破性、领先性的技术”。海信家电集团研发中心电控研发部副总经理彭汉光回忆,2018年开始冰箱公司针对RFID技术进行技术预研,在此过程中RFID技术成本逐渐下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经过内部评估,2019年底,明确的产品化项目组正式成立。向技术无人区的挺进,开始了。

〉〉独特的1+1〉2优势

与技术跟随者可以“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不同,技术尝鲜者要与不确定性一路相随,在煎熬中摸索与前行。

研发过程中,赵兴和同事们遇到了太多此前没有遇到的技术问题。最煎熬的还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冷藏区RFID技术方案。由于冷藏区很多食材含水量太大RFID信号难以穿透,需要不断的研讨实验验证方案。最初的一版方案,辨识度只有50%。“一遍遍改方案,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效果就是提升不上去。有的研发工程师感觉不可能做好,甚至要打退堂鼓。”彭汉光说,得知这种情况,海信家电集团总裁段跃斌召集项目组开会鼓舞士气,同时帮助调动海信集团内部所有能够调动的资源支撑项目研发。

此时,海信作为国内同时在黑电和白电领域兼具强大实力的唯一一家企业,技术联合优势互补的研发优势充分展现。

“如何进行天线布局、如何屏蔽信号,我们是‘门外汉’,但海信通信公司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而且与之前合作的外部公司不同,通信公司的同事接到我们的需求后,会第一时间帮助想解决方案,对产品体验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赵兴说,在海信通信公司的技术扶持下,现在RFID在冷藏区的一次性识别率已经接近100%,远远高于图像识别技术。“这在项目开发初期,是无法想象的指标。”

如果RFID技术是海信食材管理冰箱的眼睛,那么AI智能技术就是会思考的大脑。而在冰箱大屏交互AI功能上,海信冰箱委托海信视像和聚好看公司进行技术开发。“在整个冰箱行业,大屏交互体验上各家的效果都差不多,大多都是由同一个技术公司输出方案,体验不是很好,与电视有很大差距。这次委托视像开发,无论是软件界面还是系统架构、交互体验,效果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真正体现了彩电行业老大的技术实力,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海信家电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鲍雨锋说。

“别看冰箱屏幕比电视屏幕小,但可以说‘五脏俱全’,涉及终端、系统端、语音等,我们整体投入了数十人的人力。”2019年年底,海信视像软件产品规划经理肖媛加入海信RFID食材管理研发团队,负责冰箱屏产品开发,力在打造一款“有温度的智能产品”。这是肖媛既往研发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海信技术价值观的贯彻——相比之下,集团内部的兄弟公司更能充分理解冰箱公司的产品需求。

独特的1+1>2的技术优势加持,剩下的就是拼速度、拼时间了。熬夜加班成为家常便饭。

4个多月的煎熬之后,研发团队换来了等值的回报。现在,他们可以自豪地介绍海信食材管理冰箱的“黑科技”——冰箱全域都实现了RFID技术,这是行业内没有先例的技术突破。

同时,海信食材管理冰箱不仅可以监控食材的数量,按照食材使用的频率,提醒用户及时补充或清理,还可实现智能食谱推荐营养膳食建议,解决用户冰箱里面有什么、可以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这三大痛点,为用户提供健康、食品、美食、娱乐及养生五位一体的服务,真正实现对冰箱食材的智慧管理。在语音交互功能之外,它还连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电视云平台聚好看,看电视听音乐追综艺,都可以与烹饪同步进行。

“过去几年来,我们一直全身心投入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那就是用创新的科技,制造最优秀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最具品质的服务。以前大家总是想,未来,技术能预测我们的需求,管理我们的食材,让生活更便捷、有趣。此刻我想说,未来已来,就在现在,海信食材管理冰箱就是全新起点。”发布会上,冯涛的讲话底气十足。

〉〉一个全新的起点

的确,这不是终点,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现在,赵兴和同事们已经投入到海信食材管理冰箱2.0版的研发。如果说1.0版是海信冰箱与海信视像、通信公司三方合作的成果,在他们的规划蓝图里,还想串联起海信集团更多的资源。比如,通过与国家级智能家居示范平台聚好联的合作,打通食材生态供应链,减少流通环节,实现无接触配送,成为生鲜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信任纽带。

未来的智慧厨房场景,正在一一展现。

海信的图谋不止于此。

在数十年搭建的产业架构基础上,海信已经布局了5-10年的智慧生活战略,通过聚好看、聚好连、聚好用、聚好吃、聚好玩、聚好学等“6聚”生态,实现从家庭到社区到城市的全场景智慧生态。

在客厅,被各项技术全副武装的电视,正成为可以链接无限场景的家庭私有云中心、显示中心和控制中心,成为家庭流量的最重要入口。连续16年中国市场第一的海信,已经建立起无可复制的技术壁垒。

作为家居中为数不多的24小时开机的非移动终端,冰箱的人机交互性频繁,用户粘性高,这样的优势让正它在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家庭流量第二入口。海信食材管理冰箱这个新物种,将让海信在这场家庭流量争夺战中的竞争力更加强劲。

就在4月初,为配合智慧生活战略的全面落地,海信重启“有爱,科技也动情”品牌口号,让技术赋予产品和服务更多想象力与可能。

这是一幅让人向往的图景——“在‘家’这个核心载体中,我们享受到的是新型的社交关系;我们感受到的是有态度的屏幕、有故事的数据、有内容的场景、有温度的智能。”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