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作者:西部菌,36氪经授权发布。

长假在上周就结束了,西部菌偷懒多休息了几天。这里要向在后台催更的朋友说声抱歉。

恰恰就在这几天时间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较多。可能因为黑天鹅的影响,今年各项大的政策、利好,会在剩下的几个月内时间里密集推出和释放。

这几天的“高潮”,是深圳示范区试点大礼包正式落地;而就在前几天,广州期货交易所筹备组成立。这是两大一线城市的好消息。

在二线城市中,《成都港总体规划》获批;鄂州并入武汉的传闻有了最新进展。此外,假期中,江苏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走红。

一二线城市的这些新动态,表面看并没有多少内在联系。但西部菌认为,它们实际上都与内循环有着或远或近的隐秘联系。

先说两点结论:一是,在内外部环境呈现出大变局的背景下,区域竞争,不管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实际行动层面,都在全方位提速;二是,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初步显现,有准备的城市,已率先给出自己的应对。

这两种趋势,正成为新一轮城市洗牌的最重要推力。

01

新闻要连在一起看。最近一段时间,几大一线城市的大动作放在一起审视,确实能够体现某种大趋势。

深圳示范区试点大礼包,在土地管理权限、外商投资准入限制、人民币国际化等多个方面,都有浓墨重彩的表述。

虽然之前传言中的直辖市和行政区划调整之说并未出现,但这些利好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讲,都已经算得上是顶级扶持。

来源:智谷趋势

尤其对解决深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以及提升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堪称是及时雨。

而筹备成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实际意味着广州要承担起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话语权的重任。这个礼包的分量,不难判断。

再往前不久,主打服务贸易的北京自贸区横空出世。

三大一线城市接连收获新的大礼包,反映出内循环之下,中国的开放、改革还将继续深化。过去没有开放、没有做的,都将逐步有条件的推开,而毫无疑问,这些探索、示范重任,将率先落在头部城市的身上。

除了一线城市,一些综合实力靠前的二线城市也应该有更多机会。

到底哪些城市有望获得这样的机会,主要当然是由自身实力和国家的定位所决定。但也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争取。像“傲慢”如上海也主动向四所本地高校的毕业生增设了落户通道。

一流的城市必须要和国家战略同向而行,且在关键时刻能够肩负起国家的使命。这是改开四十年前来一再证明的道理。对于一众头部城市来讲,现在其实又到了这样一个时刻。

在这轮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每个渴望有所作为的城市,都必须思考,能够在服务全国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找到怎样的机会?

因为抓住了这一轮机会,挺过了这一轮考验,便可能让城市抢到一个新的赛道和发展制高点。

02

武汉合并鄂州的消息,已经传过多轮。

这一次,武汉市发改委针对湖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607号提案,作出了这样的回复:

下一步,武汉市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强研究论证、分析评估,并经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后,严格按照《行政区域管理条例》和《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从上述回应看,这一次武鄂合并的消息,应该不仅仅只是传言了。

在现实层面,武汉与鄂州在不断“靠近”,这是有目共睹的。

包括从今年6月起,鄂州市政府办公室各办公电话正式启用027区号;武汉地铁11号线跨市连接武汉市和葛店开发区,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武汉合并鄂州的话题一起出现的就是,武汉一旦成功合并鄂州,GDP就很可能超过成都。

如来自第一财经的分析称:

经济总量上,按照鄂州去年地区生产总值1140.07亿元计算,扩容后的武汉GDP将达到17363.28亿元,超过成都(去年GDP17012.65亿元),如果加上汉川和团风的GDP总量,全国排名有望往上再升一到两位。

考虑到武汉受疫情影响所需要的恢复期,两座城市的GDP排名未必马上就能发生变化。但通过合并,一个更强大的武汉的确是值得期待的。毕竟,要在中部地区打造一个更强的支撑点,只能是武汉。

作为中西部无可争议的两大头部省会城市,成都与武汉一直属于对标关系。颇为巧合的是,成都即将拥有两座4F机场,而武汉合并鄂州之后,也将拥有两座机场。且其中一座是客运机场,一座是货运机场,这可能是全国都独一无二的。

从现实角度讲,促成武汉与鄂州的合并,对于武汉疫后的恢复,也是比较实在的利好。而目前成都有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加持,武汉获得合并做大的机会,也算是一种区域战略的平衡。

虽然说,合并做大省会城市的模式一直伴有争议,但在新的发展格局下,这一模式对于中西部内陆省份而言,将变得越来越具备正当性。

一方面是城市竞争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没有强有力的头部城市的引领,内陆省份将会显得越来越被动。

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更多的战略支点,而这些必须靠大城市冲在前面。反过来说,没有大城市的地区,也就失去政策赋能的机会。

这些年,从中西部的成都到合肥,再到东部的济南、长春等,都对此提供了正面案例。

不过,最近有关西安与咸阳合并的动态消息,却多少让人感到意外。

10月9日,陕西咸阳市委督查室在答复网友时指出:

我们在省市各类会议中未讨论过西安-咸阳行政一体化,所以更无“西咸合并”时间表。“三分咸阳”的说法只有个别学者的一家之言,未进入到官方正式文件中。

这一回应虽然是咸阳方面给出的,但根据该说法,西安与咸阳近期合并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家之言”。形势比人强,有时候改变可能比预想中的更快。

03

广深收获国家大礼包,武汉合并鄂州迎来新的进展,这都是在顺应一种趋势。而在刚刚过去的假期中,还有一件事,西部菌认为,也是颇能反映趋势的事情。

那就是江苏多个高速服务区因为“堪比景区”而走红。

它们之所以走红,就是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一般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想象,被打造成了综合性的商业体,提供全方位的消费体验,甚至由于颜值高,还成了旅游打卡点。

其实在去年,西部菌就关注到了江苏部分服务区走红的现象,并且也判断它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现在来看,果然如此。

另外还有两个地方的表现也值得关注。一是,海南8天假期销售超10亿,离岛免税购物彻底引爆。

二是成都港总体规划获批。作为内陆城市,成都受制于现实条件,所打造的河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货运港,而主要是为了发展旅游客运,其目标是要助力于成都建设国际旅游名城。

成都港总体布局

江苏的服务区、海南的免税店、成都港,其背后都有一条共同的逻辑主线,那就是通过创新和挖掘潜力,打造新的消费场景。这正是激活内循环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说到这一点,西部菌最近看到的一个排名很让人触动。界面新闻前几天从游客人数、旅游业收入、交通、基础设施等综合维度,评选出了旅游城市前50强。

其中前十名的城市,除了西安、贵阳,其它都与GDP前十强城市高度吻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丽江、张家界、三亚这类久负盛名的旅游城市,反倒排名比较靠后。

它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那就是一个城市的旅游实力,与其经济实力越来越呈现出正相关。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现在的旅游,早就不是过去看看风景这么简单,而是重在体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消费。

而营造新的消费场景,打造新的消费热点,唯有大城市才具备绝对优势。

这几年重庆、成都、西安、长沙等网红城市的打造,效果就非常明显。它背后其实就是胜在消费场景的创新和营造。

04

上述一系列区域动态和城市表现,汇聚到一点,都可以说是对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顺应,是要最大程度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这一新格局下,有几个规律和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一是,未来的城市将更加陡峭,大小城市的分化将继续加速。

不仅大城市会有更多的发展主动性,有大城市的省份,也将有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是,内循环下的区域竞争,不仅不会放缓,反而会更加激烈。

它是一场更全面的比拼,既拼的是政策机遇,也拼的是内在潜力的挖掘,是产业、消费的创新意识。

江苏提振消费,都把主意打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上,说明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凭不变应万变,更说明,那些经济基础没那么好的地方,更需要动起来。

三是,要学会顺应趋势。现在区域竞争的最大趋势之一就是——做大城市平台,充分“发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对于国家如此,对于一个省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