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的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外国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长达10个月的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纽约时报》记者通过采访和调查,为我们总结了7个被疫情改变的、关于食品消费的习惯。其中有对某种食品的青睐,也有对购物渠道的转变。据专家分析,这些改变可能是永久性的。本文作者Kim Severson,原文标题“7 Ways the Pandemic Has Changed How We Shop for Food”。

2020年9月7日,在俄亥俄州的Kroger门店里,顾客在自助结账处排队结账。图片来自《纽约时报》,摄影Andrew Spear

疫情期间,酵母销量暴涨

当新冠病毒袭来,即使是最积极主动的厨师,也难以一下子适应新的厨房生活。面对病毒,这一代美国人开始把更多的钱花在囤积食物上。杂货店的老板看着大家把八个月的库存一扫而空。婴儿食品的销量更是猛增。

顾客把囤积的食物搬回家,享受着花茶和酵母粉带来的安全感。大家开始在厨房尝试新花样,培养自己的下厨习惯。

美国零售企业克罗格(Kroger)的董事长兼CEO罗德尼·麦克默伦(Rodney McMullen)表示:“人们开始尝试更加复杂的食谱,我认为这种趋势不会消失。”在疫情期间,克罗格产品销售额增长了30%,包括意大利面、啤酒、面包和烘培原料。其中,酵母粉的销量增长了600%。

麦克默伦以及其他业内人士都表示,新冠病毒会把人重新推向厨房,而这一点将会对零售食品业产生深刻影响。

马萨诸塞大学伊森贝格管理学院教授安娜·纳格尼(Anna Nagurney)专门从事产业链的研究。她表示:“这是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目前看到的变化有一些会消失,但有一些会永远存在。”

疫情之后,美国人在购买食品方面已经产生了下面这7个变化:

1.出行更少,列表更精

由于担心被感染,人们开始减少购物次数,在列清单时也更加用心。

市场分析公司Mintel的约翰·欧文(John Owen)总结道:“现在人们都是带着目的去购物的。从四月开始,购物的次数减少了,但是购物篮却越来越大。现在这一现象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

麦肯锡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疫情之前,19%的美国人每周至少出门购物三次。到了六月份,这一比例已经降到了10%。

丽兹·鲍曼(Lizzie Bowman)今年39岁,住在明尼阿波利斯,是一家公共媒体的营销总监。她回忆自己的购物变化:“疫情之前,我的购物习惯是这样的:我觉得今晚想自己做顿饭,然后就在回家的路上顺便买点吃的或原材料。”如今,她将购物买食物的次数稳定在一周一次。“我家里开始有了库存,但是不至于到疯狂的地步。”

此外,她还拒绝去那些没有采取安全保障的门店,更喜欢去当地的小店,比如Trader Joe’s和Lunds & Byerlys。“这样的习惯开始让我有了计划性,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更喜欢在哪里购物。我觉得自己在选择门店的时候有挺强的目的性。”

2.网上购买食品成潮流

一年前,Gallup对消费者购物习惯进行调查,其中有81%的人表示从未在网上购买过食品。此外,根据Brick Meets Click/Mercatus发起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本土,在线购物占食品零售的3%,约合12亿美元。

到了今年六月,美国在线购买食物的销售额高达72亿美元。

克罗格董事长兼CEO罗德尼·麦克默伦(Rodney McMullen)说:“就连我父母那一辈的人,也开始用iPad买东西了。数百万人开始重新回到厨房,享受做饭的乐趣。”

这一行业的变化也加速了亚马逊、沃尔玛等企业的竞争。沃尔玛此前宣布了一项针对亚马逊会员的服务:98美元的包年服务,可以当天送货上门,送货数量可达16万件。Instacart公司(该公司提供线上买菜送货上门的服务——编者注)的员工数量在疫情期间翻了倍。

2020年8月28日,Instacart的一名司机给顾客送菜。疫情让老人学会了上网买食物。图片来自《纽约时报》,摄影Christopher Smith

定点取货及送货上门的服务需求量暴增。包括克罗格和全食在内的各大企业开始推出新服务,允许顾客先上点单、线下开车来取货。

农民也开始进军互联网行业。Barn2Door是一个为农民搭建的电商网站,该网站创始人詹姆斯·麦科(James Maiocco)表示,在过去一年里,该网站的交易量比以前增长了10倍。

罗克珊·维斯(Roxanne Wyss)凯西·摩尔(Kathy Moore)是两名60多岁的厨师,住在堪萨斯城区25公里外的地方,他们似乎不是那种会用互联网进行购物的人。38年前,两人在工作场合见过一次面,之后就经常一起教烹饪、一起写烹饪书。

疫情到来后,因为需要买食材又担心被感染,他们开始考虑在网上买食材。这样的探索是艰难的,他们需要通过短信和当地的食品杂货商沟通,保证食材的质量。此外他们还需要考虑配送时间、配送费用等等,货比三家。

三个半月之后,他们又重新踏入商店,享受着自己挑选食物、和其他人交流的乐趣。

但是两位厨师仍然保留了线上购物的习惯。凯西·摩尔说:“如果疫情再次严重起来,我们就会转向线上购物。另外天气不好的时候,线上购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3.橘子成了“香饽饽”

美国产品行销协会副主席乔·沃森(Joe Watson)说,从三月份到现在,食品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其中橘子的销量增长速度异常快:今年五月,橘子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3%,到了七月,销量比同期增长了52%。

沃森分析道:“橘子的销量令人惊讶,但是不难理解。从免疫的角度讲,人们会很喜欢吃橘子。”此外,橘子存放的天数比许多水果长,这也让越来越爱囤货的人倾向于选择它。

在疫情之后,“纯天然食品”的销量猛增。根据研究公司IRI的调查显示,到三月中期,这些食品销量高达78%。

消费者研究公司Hartman Group的副总裁雪莉·巴兰科(Shelley Balanko)说:“消费者开始有了保持健康的需求。我认为这种(购买纯天然食品)的需求将会持续下去,因为人们并不能负担得起治疗各类疾病的费用。”

4.实体商店的改变

疫情期间,那些有宽过道、人少、卫生设施全面的商店将会更受欢迎。住在明尼阿波利斯的消费者鲍曼(Bowman)希望商店可以保留这些措施:“来食品杂货店之前,我会看这家店考虑得是否周到,我非常看重和卫生相关的措施。”

为了减少接触,一些商店开设了自助支付的新系统,缓解人工结账窗口的压力。目前,沃尔玛正在尝试新的支付系统,它在门店里设立了34个开放式的自助结账平台,消费者可以自助结账,也可以找商场员工帮忙扫描。

克罗格希望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结账方式,它们提供结账APP,消费者可以一边取货、一边扫描、一边结账,同时保留人工结账窗口。

市场分析公司Mintel的约翰·欧文(John Owen)说:“这些食品店的硬件条件将得到改善。此外,为了适应消费者对购物空间的需求,门店的规模迟早也会扩大。”

还有一些相关的变化:弗罗里达州的Publix门店前一直是单行道,直到最近消费者提出抗议后,这里才变成了双行道。

5.消费者的选择变少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的食品市场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但是现在,消费者在选择方面越来越谨慎。

他们不再愿意冒着健康的风险尝试新事物,也不打算因为促销就买某一种产品。在商店里,他们快进快出,挑选自己已经尝试过的、熟知的食品。在网上购物时,在“自动填充”功能和算法的影响下,他们也不太可能去看那些完全不知道的产品。

杂货商发现,即使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少、越来越固定,他们的生意也照样兴隆。他们更倾向于在货架上摆放消费者熟知的食品,而不是那些渴望打入市场的新产品。

乔·沃森举例子说明这一点:比起提供“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店主更喜欢只提供其中的一种。在选择减少的情况下,消费者减少了选择的麻烦,店主也更容易控制供应。

消费者变得更加经济理性,对商店提供的自产食品更有兴趣。食品工业协会(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7月份的一项研究显示,30%的消费者都会选择店内自产食品,这一数据比疫情之前上升不少。考虑到经济不断恶化,这一习惯或许会被保留下来。

此外,干豆的也成了一个经济指标,这是疫情期间人们的新宠儿。在社交媒体等推动下,在疫情期间干豆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理论上到夏天后,干豆的销量就会下降,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2020年9月7日,货架上的干豆。图片来自《纽约时报》,摄影Andrew Spear

生产干豆的品牌Camellia负责人文斯·海沃德(vince Hayward)表示:“直到现在,人们对干豆的需求量还是很高。”他本以为这样的潮流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们爱上了吃豆子,但后来他才意识到,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干豆是一种便于储存的“硬货”。“我本来以为地震已经过去了,但没想到海啸才刚刚袭来。”他做出了这样的比喻。

6.消费者转向冷冻食品

疫情期间,冷冻产品的销量开始激增。根据美国冷冻食品协会的数据,今年三月,全美冷冻产品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94%。虽然这一比例到后来有所下降,但直到八月,冷冻食品的销售额还是比同期增长了18%。消费者的热情并没有减少。

最初,人们并没有重视冷冻食品,买它也只是因为便于储存。后来人们开始发现它的价格优势:对一些人来说,冷冻水果比新鲜水果便宜得多。再后来,许多人意识到:从冰箱里拿半成品比自己做饭方便多了。

市场分析公司Mintel的约翰·欧文(John Owen)告诉记者,当消费者开始研究冷冻食品,就发现其中一些食品比他们想象的美味得多。“很多速冻食品都是小品牌,生产健康、干净、纯素的冷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品尝多样的食品。”

7.本地产品成了新宠

疫情出现后,人们才开始体会到供应链的脆弱性和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发起了推动当地食品产业发展的运动。

前文提到的罗克珊·维斯(Roxanne Wyss)凯西·摩尔(Kathy Moore)现在经常从当地的乳制品店定鸡蛋和牛奶,他们几乎包下了这家店四分之一的牛肉供应。另外还有不少当地的小农产品店希望得到类似的帮助。许多餐馆转型成了食品供应商,和杂货店一起经营,出售成品或半成品。当地农牧产业也在社区内销售,希望靠这种互帮互助生存下来。

当地产品受到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健康饮食有了更充足的认识,也对地方小店有了感情需求。

肖恩·古列特(Sean Gullette)今年52岁,定居在布鲁克林,是一位电影制作人、作家和演员,是四口之家的顶梁柱。他开玩笑说自己一家都是被三条街之外的FoodTown——一家独立经营的地方食品杂货店——所养活的。

疫情初期,古列特看到这家店的员工是如何想尽办法帮消费者提供面包等产品,让大家不至于空手而归。那时候他就对这家店产生了类似亲情的情感,一种难以言喻的依赖。

“我喜欢FoodTown的这群老伙计,我开始意识到他们在我生命中是怎样重要的一环。他们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是如此亲密。疫情让我彻底改变了对食品杂货店的看法。”

译者:Michiko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