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万鸣宇,36氪经授权发布。
一场以精品 PGC 微短剧为弹药已打响。
以高密度剧情点为主导,用两三分钟就能实现层层反转,并将故事完整讲述的微剧正在抢占你的手机屏幕。
去年初,由腾讯微视出品的微剧《通灵妃》,上线一周多播放量就迅速破亿。仅间隔半年,该剧第二季上线,两季播放量目前已达 10 亿。
漫改网剧少有出圈的作品,但《通灵妃》却在全网收获了 400 万多万粉丝,创造了「有趣够味真香」、「人类迷惑行为」等一些网络热词。不少大众消费品牌甚至都尝试与《通灵妃》联名,像是必胜客就与《通灵妃》搞了个线下主题餐厅。
而腾讯微近期上线的土味偶像微剧《铁锅爱炖糖葫芦》,更是登上热搜榜并引发了《乡村爱情》官微的有爱互动。
与《通灵妃》同期,快手于 2020 年 7 月宣布将在短剧版权上加大投入,截止到去年 12 月,快手小剧场收入的短剧超过 2 万部,播放量破亿的剧集超过 2500 部。
此外,抖音、爱奇艺等也在竞速布局微剧。一位业内人士向极客公园(ID:geekpark)透露,2021 年春节会是一个节点,各平台上线的微剧可能有上百部。
微剧以及该品类背靠的中视频赛道,正在成为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交汇的新战场。该行业人士认为,一场以精品 PGG 微短剧为弹药,争夺存量短视频用户的战争已打响。

《通灵妃》剧照|通灵妃
微剧有「三重」,形似「泡面番」
微剧并非是全新的剧作形式。动漫市场早就有泡面番,这种时长在 3 到 6 分钟不等的动画,相当于泡一杯方便面的时间。
泡面番有「三重」——「重情节、重情绪、重转折」,这种属性与微剧天然匹配,因此,当下流行的微剧有不少出自漫画改编,《通灵妃》正是如此。而粉丝在刷剧时给微剧赋予了更有趣的称呼——「憋气番」,以此来表现微剧时长短、节奏紧凑的特点。
一部爆款微剧的起点是质量过硬的剧本。「大概是 2019 年春天,突然有很多传统影视公司找上门,说看上了我们平台的短内容,希望买断版权来做 IP 开发。」快点创始人张锐向极客公园回忆。
快点是一个以用户 UGC 创作对话体小说的社区。这种小说简洁轻巧、爽点密集、代入感强,内容涵盖校园、悬疑、魔幻等多种题材,对影视公司而言,也是天然合适改编成微剧的剧本。
「既然我们有产出好剧本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算法了解用户喜好,其实我们可以自己拍」,张锐于是决定,不跟影视公司合作,而是自己组建制片团队,自制短剧,在快点社区放送。
一部 30 集,单集时长 2 分钟的微剧,成本大概三四十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区别于长剧集和网络电影,微剧也算是一种新形态,因此,从剧本到制作再到宣发,每个环节都得有新的方法论。
不少微剧从筹备阶段就强调与观众的互动,像是发起投票,让观众来挑剧本,选主角主演,有些剧集最终可能就会以互动剧的形式呈现,比如腾讯微视推出的《摩玉玄奇》。
除了玩法多样,相比于传统影视剧,微剧还具有投资小,制作周期短,上线快的特点。
以腾讯微视为例,2020 年 9 月 30 日,第一批火星计划的微剧 IP 发布,《庞贝街 63 号》项目正式对外释放,12 月 14 日该剧集就在微视上线,前后仅三个月。
对此,腾讯短视频社区产品部银河工作室内容负责人曹睿解释,用户在短视频平台消费内容,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快,尤其是一些梗,两三个月的时间可能就过时了。
「我们希望微剧制作能够保证速度,能够紧跟热点和当下的流行趋势」,曹睿说。这就更加需要对流程的精准把控,使微剧在限定成本和时间内,具备合格质量。
2020 年 12 月 8 日,广电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就「微短剧」的定义、审核标准、审查细节、备案误区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分析,针对微剧审核上线流程的明确,会加速微剧市场的规范化,而目前各平台对于微剧的制作、宣发,以及商业化都还处在摸索阶段。
IP 内容的短视频化成为新趋势
2020 年,视频平台开始在微剧制作的各个环节展开竞速。而微剧背靠的中视频赛道更是各家平台力图抢占的视频新品类。
2020 年 10 月 20 日,在西瓜视频年度活动上,西瓜视频总裁任利峰直接提出 1-30 分钟的中视频概念,并宣布至少拿出 20 亿元补贴西瓜和抖音的中视频。
2020 年 12 月 19 日,腾讯视频宣布,将在长视频和短视频之外正式布局中视频业务。三天后,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宣布投入 10 亿元补贴创作者,尤其是知识类中视频作者。

腾讯短视频社区产品部副总经理李啦宣布「火星计划」|腾讯微视
2020 年 12 月 23 日,腾讯微视宣布推出「火星计划」,与阅文集团、腾讯动漫等进行 IP 合作。
除了在生产侧进行补贴输血,在各自产品形态的交互上,视频平台们也在根据中视频的消费习惯做更加差异化的适配。
快手去年为短剧专门打造了一款名为追鸭的 App,试图孵化更多短剧 IP 以及更为稳定的剧迷生态。
为了让微剧能够在平台生态内进行更有效的分发,获得更多曝光,腾讯微视表示,会为微剧提供一个在 App 首页的入口,未来所有微剧都会在这个入口内进行沉浸展现。
事实上,2020年,美国也出现过一个以精品PGC短剧为主打内容的产品——Quibi。然而,从正式上线到宣布关停,Quibi只存活了半年。Quibi惨败之后,微剧为何会成为中国各个平台重点发力的业务?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Quibi关停可能是它产出的内容缺少网感,也可能缺少爆款出圈的内容和社交分享来支撑产品拉新增长,但Quibi的失败并不代表精品 PGC 微短剧没有需求。
对此,腾讯短视频社区产品部副总经理李啦也曾提到,短视频市场发展迅速,原生态的UGC内容和同质化相对严重的PGC内容已经不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也希望看到能够带来爽感,制作足够精良的短视频,微剧正是这种形态之一。
李啦进一步补充,针对微剧,腾讯微视也在做更多形式上的突破。比如 2021 年春节即将上线的《上头姐妹》,计划以短剧+直播的方式呈现。
《上头姐妹》的主角是两个主播。「这两个主播会在微视平台上进行真正的直播带货,剧作与直播结合,让观众有更多参与感。」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IP 内容的短视频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未来一年视频平台将会进一步加强剧情类段内容的投入。微剧,正在成为长短视频平台竞速的内容新高地。
作者: 吕倩
[ 疫情刺激下,在线教育需求的确被拉大,但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征,并不能完全取代。另外,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企业还在依赖融资进行烧钱补贴,能够收到正价课甚至实现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寥寥无几。摆在整个教育行业面前的仍是一条漫长探索道路,核心离不开对教学体验与效果的提升。 ]
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线上线下两极化发展态势。其中K12在线教育行业在2020年融资额度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对的是线下教培机构屡屡传出爆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创始人跑路等负面消息。
夹缝之中,多家技术公司与在线教育企业发表“拉动线下教培机构转型线上化”的观点。疫情刺激下,在线教育需求的确被拉大,但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征,并不能完全取代。另外,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企业还在依赖融资进行烧钱补贴,能够收到正价课甚至实现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寥寥无几。摆在整个教育行业面前的仍是一条漫长探索道路,核心离不开对教学体验与效果的提升。
在线教育密集大额融资
2020年12月28日,作业帮宣布完成规模超16亿美元的E+轮融资,阿里巴巴、老虎、软银、红杉等机构参与投资。该轮融资后,作业帮将继续聚焦K12大班课,重投教育和科技,扩充产品品类,加大新业务布局。
谈到一年两次的大额融资,作业帮战略部负责人胥晓晗透露称实际上两轮融资二三十家的投资方是同一时期进行密集接触的,两次融资之间区隔并不明显。当下资本方面普遍看好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相信这个赛道会出现千亿美元体量的公司,相对而言资本方面更担心的点是投放成本问题,如通过投放的方式进行获客的成本高低。目前在线教育行业依赖投放提高获客,但投放成本越来越高,未来如何维持增长是资本最关心的问题。
作业帮成立于2015年,从拍照搜题入手,逐步完善产品矩阵,并转型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如今作业帮旗下已有作业帮APP、作业帮直播课APP、作业帮口算APP、喵喵机等多款教育科技产品。
另一家在2020年完成大额融资的代表性在线教育公司为猿辅导。2020年12月,猿辅导交割完成云锋基金3亿美元投资。此前猿辅导已分别在2020年3月完成由高瓴资本领投的10亿美元G轮融资,10月交割由腾讯、DST领投的22亿美元的融资,三次融资总额超过35亿美元。
2020年11月少儿在线教育品牌豌豆思维完成1.8亿美元融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豌豆思维发布会现场谈到当下在线教育领域火热的融资烧钱现象时表示,目前行业投资过热,在线教育已形成抢夺效应。“大家都抢着干,在线大班双师、小班课、一对一等各种形式,但没有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的获客成本达到了可以形成商业闭环的地步。”
俞敏洪认为在线教育一定是一个重要方向,且不会只有一家独大的情况,至少2~3家齐头并进。这个赛道窗口期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过了窗口期资本就会对在线教育做冷却处理。希望在教育领域的人能够团结起来,将在线教育模式跑通。
密集融资背后的在线教育行业窗口期到底还有多长?胥晓晗表示这取决于头部怎么打,可能两三年,也可能打到五年的仗,这其中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内还有三到五个点的增长空间,赛道也比较长,尚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
与现在在线教育火热融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教育机构爆雷、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血本无归等问题。
2020年12月,关于学霸君资金链断裂致破产的消息传遍网络,多名内部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对话和朋友圈截图被传至社交平台。学霸君母公司问吧科技成立于2012年,先后获得来自祥峰投资、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等机构的投资,但自2017年之后再无融资消息传出。
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于2020年12月27日在聊天群里回应破产消息称,“我还没有失联,在继续努力。我们已经可以疏散绝大部分的员工了,多谢群里一些机构的帮忙。合肥的1200名员工已经安排了12月的工资和下家了。如果大家对我们北京的上海产品技术销售感兴趣,可以找我。”
虽然创始团队仍在积极解决困难,但公司层面的分崩离析已是必然结果。学霸君内部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些线上教育企业正在从学霸君挖人,行业企业也都在帮忙,“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很复杂,疫情也有很大影响。”该人士称。
线上融资线下爆雷,两相对比冷热差异明显。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教培行业受到重创,远比餐饮与旅游行业严重,但公众普遍感知并不明显,等到机构倒闭数量增多,家长开始聚集维权,就晚了。
在此背景下,将线下教培机构通过在线化运营转线上成为重要挽救手段,但这种方式并非灵丹妙药。一方面教育强调效果,在线课程需要家长监督或学生的自律性约束,不同家庭对在线教育的体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线下机构本来就面临资金压力,贸然涌进烧钱补贴的线上领域,未必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
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行业,并非通过某种单一方式就能一招制胜。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王励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教育不是标准化产品,交付环节非常多,不是交了钱就完事了。其中包括品牌信任度、课程产品质量、教学效果等。对比来看,王励弘认为,当传播相对比较确定的教学内容时,线上效率更高;但如果想增加互动、获得更多启发性,线上教学就需要在课程课件以及技术产品上做更多提升。
作者: 吕倩
[ 疫情刺激下,在线教育需求的确被拉大,但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征,并不能完全取代。另外,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企业还在依赖融资进行烧钱补贴,能够收到正价课甚至实现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寥寥无几。摆在整个教育行业面前的仍是一条漫长探索道路,核心离不开对教学体验与效果的提升。 ]
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线上线下两极化发展态势。其中K12在线教育行业在2020年融资额度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对的是线下教培机构屡屡传出爆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创始人跑路等负面消息。
夹缝之中,多家技术公司与在线教育企业发表“拉动线下教培机构转型线上化”的观点。疫情刺激下,在线教育需求的确被拉大,但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征,并不能完全取代。另外,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企业还在依赖融资进行烧钱补贴,能够收到正价课甚至实现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寥寥无几。摆在整个教育行业面前的仍是一条漫长探索道路,核心离不开对教学体验与效果的提升。
在线教育密集大额融资
2020年12月28日,作业帮宣布完成规模超16亿美元的E+轮融资,阿里巴巴、老虎、软银、红杉等机构参与投资。该轮融资后,作业帮将继续聚焦K12大班课,重投教育和科技,扩充产品品类,加大新业务布局。
谈到一年两次的大额融资,作业帮战略部负责人胥晓晗透露称实际上两轮融资二三十家的投资方是同一时期进行密集接触的,两次融资之间区隔并不明显。当下资本方面普遍看好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相信这个赛道会出现千亿美元体量的公司,相对而言资本方面更担心的点是投放成本问题,如通过投放的方式进行获客的成本高低。目前在线教育行业依赖投放提高获客,但投放成本越来越高,未来如何维持增长是资本最关心的问题。
作业帮成立于2015年,从拍照搜题入手,逐步完善产品矩阵,并转型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如今作业帮旗下已有作业帮APP、作业帮直播课APP、作业帮口算APP、喵喵机等多款教育科技产品。
另一家在2020年完成大额融资的代表性在线教育公司为猿辅导。2020年12月,猿辅导交割完成云锋基金3亿美元投资。此前猿辅导已分别在2020年3月完成由高瓴资本领投的10亿美元G轮融资,10月交割由腾讯、DST领投的22亿美元的融资,三次融资总额超过35亿美元。
2020年11月少儿在线教育品牌豌豆思维完成1.8亿美元融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豌豆思维发布会现场谈到当下在线教育领域火热的融资烧钱现象时表示,目前行业投资过热,在线教育已形成抢夺效应。“大家都抢着干,在线大班双师、小班课、一对一等各种形式,但没有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的获客成本达到了可以形成商业闭环的地步。”
俞敏洪认为在线教育一定是一个重要方向,且不会只有一家独大的情况,至少2~3家齐头并进。这个赛道窗口期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过了窗口期资本就会对在线教育做冷却处理。希望在教育领域的人能够团结起来,将在线教育模式跑通。
密集融资背后的在线教育行业窗口期到底还有多长?胥晓晗表示这取决于头部怎么打,可能两三年,也可能打到五年的仗,这其中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内还有三到五个点的增长空间,赛道也比较长,尚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
与现在在线教育火热融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教育机构爆雷、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血本无归等问题。
2020年12月,关于学霸君资金链断裂致破产的消息传遍网络,多名内部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对话和朋友圈截图被传至社交平台。学霸君母公司问吧科技成立于2012年,先后获得来自祥峰投资、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等机构的投资,但自2017年之后再无融资消息传出。
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于2020年12月27日在聊天群里回应破产消息称,“我还没有失联,在继续努力。我们已经可以疏散绝大部分的员工了,多谢群里一些机构的帮忙。合肥的1200名员工已经安排了12月的工资和下家了。如果大家对我们北京的上海产品技术销售感兴趣,可以找我。”
虽然创始团队仍在积极解决困难,但公司层面的分崩离析已是必然结果。学霸君内部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些线上教育企业正在从学霸君挖人,行业企业也都在帮忙,“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很复杂,疫情也有很大影响。”该人士称。
线上融资线下爆雷,两相对比冷热差异明显。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教培行业受到重创,远比餐饮与旅游行业严重,但公众普遍感知并不明显,等到机构倒闭数量增多,家长开始聚集维权,就晚了。
在此背景下,将线下教培机构通过在线化运营转线上成为重要挽救手段,但这种方式并非灵丹妙药。一方面教育强调效果,在线课程需要家长监督或学生的自律性约束,不同家庭对在线教育的体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线下机构本来就面临资金压力,贸然涌进烧钱补贴的线上领域,未必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
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行业,并非通过某种单一方式就能一招制胜。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王励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教育不是标准化产品,交付环节非常多,不是交了钱就完事了。其中包括品牌信任度、课程产品质量、教学效果等。对比来看,王励弘认为,当传播相对比较确定的教学内容时,线上效率更高;但如果想增加互动、获得更多启发性,线上教学就需要在课程课件以及技术产品上做更多提升。
作者: 吕倩
[ 疫情刺激下,在线教育需求的确被拉大,但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征,并不能完全取代。另外,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企业还在依赖融资进行烧钱补贴,能够收到正价课甚至实现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寥寥无几。摆在整个教育行业面前的仍是一条漫长探索道路,核心离不开对教学体验与效果的提升。 ]
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线上线下两极化发展态势。其中K12在线教育行业在2020年融资额度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对的是线下教培机构屡屡传出爆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创始人跑路等负面消息。
夹缝之中,多家技术公司与在线教育企业发表“拉动线下教培机构转型线上化”的观点。疫情刺激下,在线教育需求的确被拉大,但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征,并不能完全取代。另外,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企业还在依赖融资进行烧钱补贴,能够收到正价课甚至实现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寥寥无几。摆在整个教育行业面前的仍是一条漫长探索道路,核心离不开对教学体验与效果的提升。
在线教育密集大额融资
2020年12月28日,作业帮宣布完成规模超16亿美元的E+轮融资,阿里巴巴、老虎、软银、红杉等机构参与投资。该轮融资后,作业帮将继续聚焦K12大班课,重投教育和科技,扩充产品品类,加大新业务布局。
谈到一年两次的大额融资,作业帮战略部负责人胥晓晗透露称实际上两轮融资二三十家的投资方是同一时期进行密集接触的,两次融资之间区隔并不明显。当下资本方面普遍看好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相信这个赛道会出现千亿美元体量的公司,相对而言资本方面更担心的点是投放成本问题,如通过投放的方式进行获客的成本高低。目前在线教育行业依赖投放提高获客,但投放成本越来越高,未来如何维持增长是资本最关心的问题。
作业帮成立于2015年,从拍照搜题入手,逐步完善产品矩阵,并转型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如今作业帮旗下已有作业帮APP、作业帮直播课APP、作业帮口算APP、喵喵机等多款教育科技产品。
另一家在2020年完成大额融资的代表性在线教育公司为猿辅导。2020年12月,猿辅导交割完成云锋基金3亿美元投资。此前猿辅导已分别在2020年3月完成由高瓴资本领投的10亿美元G轮融资,10月交割由腾讯、DST领投的22亿美元的融资,三次融资总额超过35亿美元。
2020年11月少儿在线教育品牌豌豆思维完成1.8亿美元融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豌豆思维发布会现场谈到当下在线教育领域火热的融资烧钱现象时表示,目前行业投资过热,在线教育已形成抢夺效应。“大家都抢着干,在线大班双师、小班课、一对一等各种形式,但没有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的获客成本达到了可以形成商业闭环的地步。”
俞敏洪认为在线教育一定是一个重要方向,且不会只有一家独大的情况,至少2~3家齐头并进。这个赛道窗口期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过了窗口期资本就会对在线教育做冷却处理。希望在教育领域的人能够团结起来,将在线教育模式跑通。
密集融资背后的在线教育行业窗口期到底还有多长?胥晓晗表示这取决于头部怎么打,可能两三年,也可能打到五年的仗,这其中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内还有三到五个点的增长空间,赛道也比较长,尚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
与现在在线教育火热融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教育机构爆雷、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血本无归等问题。
2020年12月,关于学霸君资金链断裂致破产的消息传遍网络,多名内部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对话和朋友圈截图被传至社交平台。学霸君母公司问吧科技成立于2012年,先后获得来自祥峰投资、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等机构的投资,但自2017年之后再无融资消息传出。
学霸君创始人张凯磊于2020年12月27日在聊天群里回应破产消息称,“我还没有失联,在继续努力。我们已经可以疏散绝大部分的员工了,多谢群里一些机构的帮忙。合肥的1200名员工已经安排了12月的工资和下家了。如果大家对我们北京的上海产品技术销售感兴趣,可以找我。”
虽然创始团队仍在积极解决困难,但公司层面的分崩离析已是必然结果。学霸君内部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些线上教育企业正在从学霸君挖人,行业企业也都在帮忙,“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很复杂,疫情也有很大影响。”该人士称。
线上融资线下爆雷,两相对比冷热差异明显。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教培行业受到重创,远比餐饮与旅游行业严重,但公众普遍感知并不明显,等到机构倒闭数量增多,家长开始聚集维权,就晚了。
在此背景下,将线下教培机构通过在线化运营转线上成为重要挽救手段,但这种方式并非灵丹妙药。一方面教育强调效果,在线课程需要家长监督或学生的自律性约束,不同家庭对在线教育的体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线下机构本来就面临资金压力,贸然涌进烧钱补贴的线上领域,未必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
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行业,并非通过某种单一方式就能一招制胜。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王励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教育不是标准化产品,交付环节非常多,不是交了钱就完事了。其中包括品牌信任度、课程产品质量、教学效果等。对比来看,王励弘认为,当传播相对比较确定的教学内容时,线上效率更高;但如果想增加互动、获得更多启发性,线上教学就需要在课程课件以及技术产品上做更多提升。